(故事)地藏菩萨于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之付属,救济六趣之众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佛身也。涅槃经三曰: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心地观经上曰:不如代父母及众生修菩萨行,当得金刚不坏之身,...云何所识?几是所识?为何义故观所识耶?谓无分别故,有分别故,因故转故相故,相所生故,能治所治故,微细差别故,...梵名 Sāgara-nāga-rāja-pariprcchā。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佛曾于王舍城灵...(故事)出三藏记十四(罗什传)曰:性率达,不砺小检。修行者颇非之。什自得于心,未尝介心。(中略)姚主尝谓什曰...(术语)经中一部之序之部分也。【又】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一品,先现六瑞,而起众疑,因众之疑而使弥勒向文殊问其...总称高丽中期至李朝初期约三百年间存在于朝鲜之宗派。有关五教两宗之内容,异说纷起,因时代不同而有变迁。李能和之...(术语)斋食之施主。楞严经一曰: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饮食)Hingu,又作兴瞿,兴旧,兴宣。五辛之一。玄应音义十八曰:兴渠,此言讹也,应言兴旧兴宜。出阇乌荼娑佗那...(术语)比丘尼之戒数也。常举大数。谓之五百戒,...为四镜之一。即如实不空镜。谓本觉(本有之觉性)常住而为一切法之真实性,又自具足无漏之性功德,能为“因”以薰习...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记佛陀说生、老、病、死、王法、牢狱等五天使及地狱之苦状。本经相当...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随其...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时我用了一个明镜和蜡的比喻,我说:澄澈光明的本性,是人人...
我们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有关名号的功德,简单的提出五点: 一、消除业障: 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他的光明加...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的关系。如果对于佛道有很强的好乐,对世间的贪恋之心自然就会...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馆老板正准备关门之时,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小男孩走进来,低声地喊着:一碗汤面!老板自动多...
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佛法的正传。所以没有受过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其是在家人没有受过出家戒,不能...这随喜是很重要。菩萨为什么要有随喜的心呢?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所修的法门,只是无量善法当中的其中一小块,...
忉利之付属
【佛学大辞典】
上篇:付属 | 下篇:付属一念 |
又作求道。指游方他地或他国,而冀望能求得佛法,或请回佛像、经卷等。高僧法显传、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大唐西域记...
金刚不坏身
所识
海龙王经
罗什别室
序品
五教两宗
斋主
兴渠
三百四十八戒
因薰习镜
佛说铁城泥犁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能够这样至心念圣号,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三十七菩提分
大安法师:生命就在呼吸间

【推荐】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