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二十四页云:又于外道恶说法律中,当知有七种过失。谓解过失,行过失,依止过失,思惟过失,功用过失,增上心过失,增上慧过失。彼诸外道,虽少于法,听闻受持;而常随顺四颠倒故;凡兴言论,专为毁他,免脱征难,为胜利故;其所生解,皆有过失。所受禁戒,邪范邪命所摄受故;不能令自得出离故;亦有过失。所事师友,唯能宣说颠倒道故;亦有过失。所有思惟,邪求出离,损坏心故;亦有过失。所有功用,离方便故;亦有过失。彼增上心、忘念、爱、慢、及与无明,疑上静虑之所摄故;亦有过失。彼增上慧,六十二见所损坏故;亦有过失。与此相违,当知善说法律中,亦有七种无过失事。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迁化条记载,四寮指禅家之库司、头首寮、单寮、蒙堂四者。同书卷六亡僧条则指首座寮、维那寮、知...(譬喻)妙法能医众生之众苦故名药。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涅槃经四曰: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药,为...(术语)浇末之世代也。释迦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次一千年为像法时,后万年为末法时。末世者,即末法时也。...(术语)无量寿经之流通分,释尊对弥勒菩萨,殷勤付属弥陀之名号,告以一念之称名,有无上大利之功德。命永宜传持此...即于生前预先焚纸钱、作佛事,寄托冥官,以冀死后取用。此时所焚之纸钱,即称为寄库钱。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大四九·...福等三业者: 一、福业 谓感欲界善趣异熟,及顺五趣受之善业是也。前是人天总业,后是五趣别业也。福者胜义,...又作日轮观、日想、日观。为观无量寿经中十六观之第一观。行此观法时,于落日之际,正坐向西,谛观彼落日,内心坚住...【二种命终】 p0026 显扬十九卷六页云:论曰:有二种命终。一、决定,谓北胜上洲。二、不决定,谓余处。...指与生俱起的自然之善。与“加行善”对称。即非由功力而任运成就之有漏善心。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四谓善有加行得、离染...(术语)梵语陀罗尼,译曰持。持句者,持陀罗尼之言句也。...(公案)临济临迁化时,据坐云: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圣出云: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云:已后有人问你,...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曾经在浙江有一户周姓的人家,他的夫人姓罗,罗夫人有一次,梦里边游到鼎湖峰,这么一个山上,...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再不疑惑,具足智慧而万德庄严。二是真正达到不...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持身清高固然是好事,然而过犹不...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半月诵此戒本一次,女居士诵时,将文中优婆塞改为优婆夷。) ...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文是manjusri,音译作曼殊尸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等,意译妙德、妙首、妙吉祥。 在佛经记载...
生活中我们谁都会遭遇逆境和挫折,经历各种不顺和困苦,我们除了焦虑忧愁、消极对抗、或是效仿阿Q之外,是否还有更...
有一天,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祖告诉诸比丘们说:一位圣王在远国治化之时,如能成就七法,就不...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二百六十个字,义很广。般若经一共有八部:《大品般若》、...
外道恶说法律中有七种过失
【法相辞典】
【外道恶说法律中有七种过失】 p0494
上篇:外道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 | 下篇:永尽 |
(名数)律举五果: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梨等。三、壳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糩果,如松柏子等。...
四寮
法药
末世
付属一念
寄库
福等三业
日想观
二种命终
生得善
持句
临济瞎驴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唐代高僧少康大师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持身不可太皎洁,处世不可太分明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文殊菩萨的身世及其表法之功能

逆境中的从容

成就七法,波旬则不能得其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