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七卷四页云:恶作,睡眠,唯欲界有。寻、伺、在欲及初静虑。余界地法,皆妙静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离热恼】 p1425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三页云:由世间道,乃至已离无所有处所系烦恼,及已远离见道所断诸烦恼故;名离...(术语)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上首所安之慈氏菩萨,住于月轮,故谓为慈尊之月。...(譬喻)智慧之灯明也。华严经曰:慧灯破诸闇。大集经二曰:有诸众生行无明闇,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令众生然慧灯...指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三依。为法相宗之教义。又作三种所依。系心、心所生起作用时,所依靠之三种缘,相当于四缘...(佛名)如来之名。译曰最上天王如来。见陀罗尼杂集九。...异生性者,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亦名:摩触戒缘起 资持记·释尼众篇:“佛在舍卫,有长者,与偷罗难陀尼,互相系意。长者设食,诸尼尽往,唯偷罗不...(异类)Māra-papīyā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物名)记梵呗之册子也。...浴佛节灌沐佛顶之五色水。即取都梁香为青色水,取郁金香为赤色水,取丘际香为白色水,取附子香为黄色水,取安息香为...(术语)念佛之心不二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具体怎么修呢?你看,我们从内在的修心来说,内心的杂念是由...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闻而自得名闻。假使我们出家人有所求的话,那你就求佛,求地藏...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的」,这虽然还谈不上彻底解脱,至少可以渐渐摆脱得失的观念,...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世界中念佛众生,亦复无量无边。阿弥陀佛,何能以一身,...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后非常精进地修学,严持五戒,供养三宝,而...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陀罗国婆罗城,看见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训一名孩童,就上前问为...
《楞严经》的观念,觅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说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我们这一念心去攀缘佛像,产生很美好的善念...
四不定三界分别
【法相辞典】
【四不定三界分别】 p0459
上篇:四不定下上相缘 | 下篇:四不定三学分别 |
(修法)为不动尊之三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三昧耶经上曰:不动亦自身遍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又】...
离热恼
慈尊月
慧灯
三所依
伊迦波提罗那
异生性
尼摩触戒缘起
魔波旬
呗策
五色水
一心念佛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慧律法师: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为何弥陀一身能接引百千万亿众生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波尔尼仙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