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五蕴论一页云:云何四大所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造者因义。根者:最胜自在义,主义,增上义,是为根义。所言主义,与谁为主?谓即眼根与眼识为主。生眼识故。如是乃至身根与身识为主。生身识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观顶三昧者。入此三昧中。能遍见诸三昧。如住山顶悉见众物。...【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p0719 瑜伽九卷八页云: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出世间诸无漏业。是前三业断对治...全一卷。道略集,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其内容举譬喻因缘以说明善恶业报之理,凡三十九喻。上述系依高...(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Zhonghua Dazangjiang 中国《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主编。汉文部分将收录历代藏经中特有的经籍约4200余种,23000余...(名数)善导法事赞上,有难思议往生乐,双林树下往生乐,难思往生乐之言,日本见真取此言于教行信证中,如其次第配...少光,梵名 Parīttābha,音译波栗阿婆、波利答、波梨陀。又作光曜天、少梵天、水行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即色界...(名数)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天须菩提。增一阿含经一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名数)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所必备之三个法则也。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遍无性。盖因以确立未决...【菩萨诞灵之处】 p1130 西域记六卷十二页云: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澄清皎镜,杂华弥漫。...又作净土变、净土图。俗称净土曼荼罗。指描绘净土佛菩萨、圣众及种种庄严施设等,以呈现净土景象之图像或雕刻。与“...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义工,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星期天,义工大会。讲堂落成到现在,这十几年来,诸位护法居...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种。这是福田品,讲福田的。世间人都要想修福,怎么修?福怎...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半小时后,羚羊...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普应人天。 二 出家要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国; 念到不念而念,...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一般人面对死亡时,大多是各种不淡定。那禅师们面对死亡时,...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修得心地清凉,也是一种考验。上人在晨语中开示:真正的辛苦不...
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蕅益大师二十五岁开悟,他自己承认了)。开悟以后你老人家是怎么想的?开...
四大所造色
【法相辞典】
【四大所造色】 p0447
上篇:四有边等论 | 下篇:四顺厌处法 |
梵语 abhimukhī-bhūmi。音译阿比目佉普。为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即此地系真如净性显现之位,故有此称。又作现在地、...
观顶三昧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杂譬喻经
行道
中华大藏经
三种往生
少光天
三须菩提
因三相
菩萨诞灵之处
净土变相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慧律法师《楞伽经大纲》节录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