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九卷四页云:菩萨始从胜解行地,乃至最后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当知略有四菩萨行。何等为四?一者、波罗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前说六种波罗蜜多,及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愿波罗蜜多,力波罗蜜多,智波罗蜜多,如是十种波罗蜜多,总名波罗蜜多行。如前所说十二行相方便善巧,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蜜多。如前所说五种大愿,当知名愿波罗蜜多。所有十力加行清净,当知名力波罗蜜多。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蜜多。今于此中,能取胜义无分别转清净妙慧,当知名慧波罗蜜多。能取世俗有分别转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蜜多。如是名为二种差别。复有异门。谓无量智,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悕求后后智殊胜性,当知名愿波罗蜜多。一切魔怨不坏道性,当知名力波罗蜜多。如实觉了所知境性,当知名智波罗蜜多。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四种寻思,四如实智,皆如前说,总名菩萨菩提分法行。如前所说威力品中菩萨所有六种神通,是名神通行。如前所说二种无量;一、所调伏界无量。二、调伏方便界无量;及成熟品中,所说一切成熟有情;总名菩萨成熟有情行。如是四种菩萨妙行,当知普摄一切菩萨所行善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把针。即缝制衣物之意。在古代丛林中,僧众经常于坐禅修行之余暇,自己补缀法服、衣类等。禅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仁王经中曰: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同良贲疏曰:诸法实性者,诸法性也。...(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阇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惛沈者,谓愚癡分心无堪任为体,障毗钵舍那为业。...(术语)或言:棺木里瞠眼。死中得活之意。谓至道者非识之所识,此道之不现,实由于此识。一旦心识丧尽了,即有大活...(人名)Ānanda,阿难陀之略。译曰欢喜,庆喜。斛饭王之子,提婆达多之弟,佛之从弟,十大弟子之一。生于佛成道之...【无恼害乐】 p1061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无恼害乐,应知略说,复有四种。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故事)西域记十曰:时提婆菩萨自执师子国(即锡兰)来求论议,谓门者曰:为通谒。门者通于龙猛(即龙树)龙猛知其...梵名 Svāgata,巴利名 Sāgata。又作修伽陀。意译为善来。为佛陀弟子之一。初生之时,容貌可爱,仪表庄严,其父见...【苦行】 p0840 瑜伽三十四卷十四页云:如是由证成道理及修增上故,于无常行得决定已;从此无间,趣入苦行。作...(譬喻)法华七喻之一。佛性譬之衣中之宝珠也。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曰: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大智度论》当中,有一个小故事,说明多欲的过失。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工人,他是为国王整理花园的,这天早上他...
原文: 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辈,又须反复为论。若止一往,则或恐不知去取亲疏,或致受损...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
佛言人于世间不犯他人妇女。 这个很重要哦。这个妇女还可以加一个,就莫犯他人的先生。对象都是一样的。不犯他人的...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很渺小。特别是趾高气扬的年轻人,那些自以...问: 请解说《观经》中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大安法师答: 这是《观经》流通...禅门西天第四代祖师名叫优波毱多,吒利国人。他虽然出身低微,却聪慧过人,年十七岁时,遇到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点化...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红尘之中心临百事,唯有宽大的胸怀才能成就万物万事并存的和...
四菩萨行
【法相辞典】
【四菩萨行】 p0443
上篇:四沙门果 | 下篇:四清净法 |
(杂语)禅源诸诠三曰:若远推宿世,则唯渐无顿。今顿见者,已是多生渐薰而发现也。...
把针
实性
不修外道
惛沈
髑髅里眼睛
阿难
无恼害乐
提婆投针
娑伽陀
苦行
衣珠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多欲的过失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何谓「供养」

不侵犯他人妇女,能得五种善报
圣严法师《地观》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优波毱多尊者与魔王波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