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仁王经中曰:“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同良贲疏曰:“诸法实性者,诸法性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修小乘的人叫做粗人,修大乘的人叫做细人。...(术语)Rāga,译曰贪。见梵语杂名。日本有宽空之罗誐口决一帖,仁海之罗誐秘法一卷。爱染明王之法也。...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涅槃之果,故称道果。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中):“渐次修行,皆得道果。...须弥山的译名,此山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而且是诸山中之最高者,故名妙高山。...(术语)如实相之知见也。法华经寿量品曰: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焰梵鬼王】 p1388 显扬十八卷十七页云:论曰:何因缘故;焰魔鬼王,说名法王?谓由摄益彼众生故。由二种因,能为...【出家者有四种所作四所对治法】 p0485 瑜伽二十卷七页云:又出家者,于出家位中,时时略有四种所作。一、常方便修...(术语)六坚法之一。谓觉了之坚固也。见三藏法数二十五。...指小乘行人修五停心观及四念处观已,进而专修四谛观及十六行相之位,为四加行位之第一位。...【语表业】 p1283 成唯识论一卷十四页云:语表亦非实有声性。一剎那声、无诠表故。多念相续,便非实故。外有对色、...(物名)唐土北地之俗,有插柳枝于净水以攘邪鬼者。释氏要览下曰:北人风俗,每至重午等毒节日,皆以盆盛水,内插柳...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光大师校印本)...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
(转自腾讯佛学) 南无阿弥陀佛! 各位腾讯的网友们,大家吉祥!今天是冬月的十七,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阿弥陀佛的圣...有些东西一旦拥有了就是负担,拥有的越多,负担就越重。有些东西明明拥有了,却不属于你的;有些东西看似没拥有,却...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们之所以要纪念母亲,就是因为母亲实在太伟大了。如《佛说父母...三皈依的问答 问: 什么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归向,依是依靠,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问: 怎么皈...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产;害怕自己永远都找不到生命中那个特殊的人;或者害怕会失去...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
实性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实空 | 下篇:实相 |
(?~854)唐代僧。会稽(浙江)人,俗姓鲁。幼随父商旅四方,因赴天台山,参与“光明会”,目睹万人朝拜之盛况,...
粗人
罗誐
道果
妙高山
如实知见
焰梵鬼王
出家者有四种所作四所对治法
觉坚
暖位
语表业
柳枝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悲华经

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阿弥陀佛是谁?为何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懂得舍弃便是拥有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律航法师:三皈五戒的问答
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