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五卷十八页云:云何名为少诸疾病?谓性无病;顺时变熟,平等执受;不极温热,不极寒冷;无所损害,随时安乐。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啖所嘗,易正变熟。如是名为少诸疾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比丘尼所受持的戒律。本来只有三百四十一戒,后来南山律师加上七灭诤,便成为三百四十八戒,普通都说尼戒为五百,那...【五结】 p0249 大毗婆沙论四十九卷一页云:有五结。谓贪结,瞋结,慢结,嫉结,悭结。问:此五结以何为自性?答:...(一)晋代僧。生卒年不详。北方人。与毗浮同时,俱享盛誉。钻研经义不辍,常效法高邑(河北柏乡县)竺法雅之行仪,并...亦名:问讯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僧祇,受人礼拜,不得如哑羊不语;当相问讯,少病少恼,安乐不,道路不疲苦等。...云何内门?几是内门?为何义故观内门耶?谓外门相违是内门义,除四界二处全及所余一分,是内门。为舍执着离欲我故,...(787~868)新罗僧。朝鲜佛教禅门九山凤林山派之祖。又称玄育。俗姓金。宪德王十六年(824)来唐,师事马祖道一之...(术语)初地之菩萨得百法明门,二地以上各地十倍而至第十地。越之而至第十一地之佛果,则所得之明门,不可限量,故...【味名差别】 p0809 瑜伽一卷八页云:又味者,谓应尝,应吞,应啖,应饮,应舐,应吮,应受用,如是等差别之名...【所知相有三种】 p0742 无性释四卷一页云:此者:此所知相。略有三种者:谓一切法,要有所应知所应断所应证差...【极微非实】 p1197 如有对色非实有中说。又成唯识论一卷十三页云:为执粗色有实体者;佛说极微,令其除析。非谓诸...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往生论...
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就是针对我们的烦恼、习气所建立的戒律的条文。 最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
【东林原创漫画】夫妇间的解怨妙法...
业果 业力万殊,招感果报亦各别。此果报不外有漏果和无漏果二种。有漏果是有漏业因所招感,此业因有善恶之别,十善...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但因没有子嗣而深感遗憾。有一天,恒河边举行摩尼跋罗天的祭祀...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可能会康复,也可能会一病不起。病虽然给人带来了很多痛苦,但...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词,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首先要注意你的注意力是往外跑还是往内收,注意力是我们本自具足...
少诸疾病
【法相辞典】
【少诸疾病】 p0373
上篇:少病恼不 | 下篇:少欲及喜足 |
(植物)法华所说四花之一。光宅法华义疏二曰:摩诃曼珠沙华者,译为大赤团华。...
尼戒
五结
昙相
受礼慰劳
内门
玄昱
虚空云海明门
味名差别
所知相有三种
极微非实
婆罗门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佛学漫画】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老子论企业家的三宝

【东林原创漫画】夫妇间的解怨妙法

业感缘起——业果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体悟病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