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卷十页云:云何心趣涅槃?谓居寂静处奢摩他等相者。又依入涅槃宫,说趣涅槃。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仪式)又云斋七,谓人死后每七日营斋至七七日也。以人死生为中有之身,不得生缘则每七日死生而至七七日也。释氏要...【四谛十六行智】 p0458 显扬十六卷二十一页云:论曰:知八苦后,次正观察四种谛理,起十六行智。前为后后之所依止...指四种求与四种如实知。四种求,即四种寻思,乃观诸法之名义及自性差别为假有实无之精神作用。四种如实知,即四如实...指将布施之物供于佛前。下,意为安下、安奉;[贝*亲],为梵语 daksīnā(达[贝*亲])之略称。所施为财宝类时作“[...(术语)觉之圆满者。谓佛也。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仪式)法华三昧与常行三昧也。常行三昧即念佛三昧。...梵语 apratigha。对,为碍之意。无对,即非极微所成之无障碍法。“有对”之对称。十二处中,眼、耳、鼻、舌、身等五...(杂名)经部师不立虚空实有,因之名为无空论师。...(916~998)日本真言宗僧。世称遍照寺僧正、广泽御房。为宇多法皇之孙,从宇多法皇出家,于仁和寺之宽空阿阇梨处受...【三三摩地】 p0194 三三摩地者。一、空,二、无愿。三、无相。瑜伽十二卷八页云:云何空三摩地?谓于远离有情命者...【唯识所因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一难。外人难曰:由什么教理来成立唯识之义呢?论主答曰:如《华严经》说:‘...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想试试到底有多难,便将木板穿了一个孔洞,而洞的大小正好可以...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参禅有悟,正知正见。自古以来有很多皇帝也都接触过佛法、修学佛...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不动了。这句话不对。为什么不对呢?那若是真正定了、不可转,...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两种:一种是福德,它可以产生暂时的安乐;第二个是你的正确的思想,它产生永久的解脱。所以说,...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
从前,有一位工匠为国王做事,由于工作非常繁重,身心非常疲惫,日复一日的辛劳工作,让他苦不堪言。 有一天,他终...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的给同学上小课座谈;中午该接待接待,主要是学生的这块儿;下...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动物,装点出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同时也各司天职,为维护地球的平衡作出贡献。下面是一些珍贵...
心趣涅槃
【法相辞典】
【心趣涅槃】 p0351
上篇:心趣出离 | 下篇:心善解脱 |
【灭法】 p1211 瑜伽九十五卷十四页云:卽此一切、由无常灭,或有已灭,或有向灭,或有当灭,总名灭法。...
累七斋
四谛十六行智
四种求知
下嚫
觉满
法华常行
无对
无空论师
宽朝
三三摩地
唯识所因难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人生难得当精勤

雍正皇帝著书破邪护正法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心净则国土净

诈称眼瞎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