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心昧劣性?谓心惛昧,劣弱卷局,总名心昧劣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唯识宗说万法唯识所变,其能变识有三种,以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梵语 gāndhāri,巴利语 gandhārī。为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说之咒术名。论中并谓,持此咒能腾空自在,即具有“三示导...亦名:现相杀三种 子题:身现相杀、口现相杀、身口俱现相杀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 身现 相 者,或令怖畏,坠堕...(术语)又作引摄。佛菩萨之手引取众生也。涅槃经二十八曰:方便引接。往生要集上本曰:与无量圣众,同时赞叹,授手...(名数)菩萨见谛已上之修行,分为十地。...【舍邪性】 p0973 大毗婆沙论三巻七页云:舍邪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舍三种邪性。一、业邪性,二、趣邪性,三、见邪...(1611~1659)明代曹洞宗僧。又作函可。惠州博罗(位于广东)人,俗姓韩。字祖心,号剩人。才华超绝,早岁习儒,性...(杂名)唐文宗太和三年,苏州重玄寺刻石壁经成,白居易作碑,法华经六万九干五百五言,维摩经二万七千九十二言,金...梵语 svāhā。乃真言、陀罗尼结句之语。又作僧婆诃、塞嚩诃、沙婆诃、莎缚诃、萨婆诃、娑婆诃、娑嚩诃、娑嚩贺、莎...(1212~1291)日本临济宗僧。信浓(长野县)保科人。早年出家,游诸方学显密,后参圆尔,并嗣其法,住越后(新泻县...北魏时建。位于山西浑源县南恒山下之瓷窑峡。寺在峭壁巉岩间,依山面崖,悬空架屋,下承长柱,上建阁楼,崇峙数层,...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普贤菩萨行愿赞...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卷数达二万多卷、字数达三亿之多。现列举一些各宗各派具有代表性的经典。...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大家都知道神秀禅师跟六祖惠能是同门,...
佛陀说六根跟六尘接触,那个感受跟想像是没有体性的。没有体性的意思,是讲它的真实性不可得,不是讲它的因缘不可得...
三宝物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献佛物、施属佛物四种。 供养佛物有:香、花、灯、幡等。 受用...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亡者诵经拜忏,谓之超度。诵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 一般人却把...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知足感恩当中来修。 不管出家在家,有时候我们为别人去付出...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是躁妄心,用急迫的心希求神通,希求感应,希求瑞相,希求善...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他人所取得的地位、名誉、成绩、进步的不服气、不友好,有时甚...
心昧劣性
【法相辞典】
【心昧劣性】 p0350
上篇:心烦恼缚 | 下篇:心俱有法 |
(术语)Śīla-Pāramitā,六波罗蜜又十波罗蜜之一。持戒之行也。...
初能变
健驮梨
大杀戒现相杀三种
引接
菩萨十地
舍邪性
函可
石壁经
苏婆诃
无关普门
悬空寺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各宗派的代表性经典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功德不是被地震破坏的,而是被后悔心破坏了

占寺院或僧众的便宜,这个千万要不得
超度的含义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