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五卷九页云:六诤根法者:云何为六?答:谓有一类,有忿有恨。若有忿恨;便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若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即不见法。若不见法;即不顾沙门。若不顾沙门;便起染着轻弄鬥诤。由起染着轻弄鬥诤为所依止,令多众生、无义无利,受诸苦恼。由此能引无量天人无义无利诸苦恼事。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有所未断;即应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断,无得放逸。汝等应使如是诤根,无余断灭。如先未起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皆悉已断;即应发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护,令当来世,永不复起。是为正断善断诤根。如有忿恨,若有覆恼,若有嫉悭,若有诳谄,若有邪见倒见,广说亦尔。复有一类,取着自见,起坚固执,难教弃舍。若取着自见,起坚固执,难教弃舍;便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若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即不见法。若不见法;即不顾沙门。若不顾沙门;便起染着轻弄鬥诤。由起染着轻弄鬥诤为所依止,令多众生,无义无利,受诸苦恼。由此能引无量天人无义无利诸苦恼事。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有所未断;即应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断,无得放逸。汝等应使如是诤根,无余断灭;如先未起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皆悉已断;即应发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护,令当来世,永不复起。是为正断善断诤根。有忿,有恨,若有覆恼,若有嫉悭,若有诳谄,如是一切,皆如前说。有邪见倒见者:云何邪见?答:诸所有见,无施与,无祠祀,无爱乐,广说乃至无自觉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邪见。言倒见者:谓即邪见所见颠倒,取着自见,起坚固执,难教弃舍者。云何取着自见?答:执我及世间常,唯此谛实,余皆愚妄;广说乃至执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唯此谛实,余皆愚妄。是名取着自见。云何起坚固执?答:即由取着自见,是故起坚执。云何难教弃舍?答:由于自见,起爱乐,等爱乐,现前爱乐;是故难教厌离解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业差别有十三种】 p1220 显扬十九卷四页云:此业差别、复有十三种。一、身业,二、语业,三、意业,四、律仪所摄...禅林中,沙弥得度受戒后,至戒师所之拜谢礼,称为谢戒。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四八·一一三八中):“俟他时登坛受戒...【口所生】 p0227 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此句遮其精血不净所生。...谓远离是非、美丑、善恶、彼此等种种分别而平等之身、口、意三业。乃诸佛、菩萨所成就者。往生论注卷下载,阿弥陀佛...全一卷。略称北宗论。为唐代流行之北宗禅籍。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另有大英博物馆所藏敦煌本(史坦因第...【由】 p052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既命终已,导引近生,令得生起;是其由义。...又名智印,印是决定不变的意思,如来的智慧,因契合诸法的实相,而决定不变,所以叫做慧印。...(术语)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梵语 vāsanā,巴利语同。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唯识性有二种】 p1009 成唯识论九卷二页云: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谓遍计所执。二者、真实。谓圆成实性...禅林用语。又作赤[身*果][身*果]、赤洒洒。指放下万事,身心脱落,天真独朗,无纤毫情尘之貌。亦即全真露现、脱体现...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印光大师校印本)...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有一天药石后,他在大雄宝殿前面一面念佛一面经行。忽然看见...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 净界法师答: 这个我们刚刚有说过了,你要能...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可是目犍连尊者是有大神通的,而且好多经文和咒语都可以保人...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爱惜生命,更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不要和小朋友吵架;孩子很听...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与众多比丘们聚集在婆罗那乌泥池畔的食堂中,一起缝制僧衣...问: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 学佛者应经常向社会及贫苦者布施。布施的基本原则是: (1)不自苦...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
六诤根法
【法相辞典】
【六诤根法】 p0303
上篇:六斗诤事 | 下篇:六六法门 |
(术语)又曰已离欲人。即离欲界修惑者之称。此有异生与圣者二种。俱舍论二十三谓:若凡位,已断欲界第九品染,至此...
业差别有十三种
谢戒
口所生
平等三业
大乘北宗论
由
慧印
平等法
习气
唯识性有二种
净裸裸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六道众生皆是父母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的成就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