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略称北宗论。为唐代流行之北宗禅籍。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另有大英博物馆所藏敦煌本(史坦因第二五八一号)。本书标题之下有“大乘心”三个小字,内文篇幅极短,全论仅四六九字,系以偈颂之形式,从北宗之立场来论述大乘心及生死与涅槃之对立。例如(大八五·一二八一下):“我尚不起大乘心,何况声闻心?(中略)我尚不起涅槃心,何况生死心?”又本书“忘心”之主张,尤受注目。 p81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只餐人糟粕之钝汉也。唐代骂人之语。碧岩十一则曰:黄檗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同评唱曰:唐时爱骂...凡六卷。明代仁潮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乃叙述世界建立之次第,分为七章,即:略明南洲、广步大地、遍观三界、...凡二卷。略称涅槃经玄义。灌顶(561~632)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乃涅槃经最重要之解说书。卷首为序论,...(杂语)孟者孟浪之义,八郎者生子之行次,如李四张六之类。乱暴之野郎曰孟八郎。传灯录八南泉章曰:孟八郎汉,又恁...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观军阵戒四十八。多论三义: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灭诽谤故;三、为息诸恶增长...谓大自在天之面上具有三目。其排列不纵不横,恰如悉昙字 (i,伊)之三点,乃以之与伊字三点共喻指涅槃之法身、般若...戒本疏·释戒经序:“言和合者,将欲广说,情事相违,义须先和,方应后集,故言和也。”行宗记释云:“和合中,初科...【说菩萨戒】 p1285 瑜伽四十卷十八页云: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欲界增上善根】 p0987 大毗婆沙论三十六卷二页云:云何欲界增上善根?答:菩萨入正性离生时、所得欲界现观边世俗...【受者】 p0724 瑜伽十六卷十页云:于诸果报,说为受者。...指虚空。又作空界。为五大之一,六大之一。五大包括地、水、火、风、空等(属色法),六大则系于五大之外再加“识”...(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样的人,佛陀就说什么样的法。佛陀像钟一样,小叩则小鸣,大叩...
有一天,佛陀对须菩提说了一个他过去生转世为六牙白象的故事。在过去生中,我有一回投生于畜牲道,转世为有六根长牙...
许止净(1876 1938),本名业笏,字子晋,号止净,止净也是他的法名。他是江西省彭泽县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
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于是该成家立业,还是出家修道,未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却总是瞻前顾后,...问: 现在社会上流传用摸温度来判断亡者的往生去处,此法末学感觉误差会很大,而且佛经好像也没有说何时探温,怎么...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现、相续转生的,不是离心别有的。我们凡夫的颠倒,开展出来有...问: 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 大安法师答: 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
夫称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悟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是二者,自...
大乘北宗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乘止观法门 | 下篇:大乘四果 |
【随顺缘住缘起论】 p1371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随顺缘性缘起论者:谓此正论,能正宣说施设建立显了缘起缘已生...
噇酒糟汉
法界安立图
大般涅槃经玄义
孟八郎
观军戒制意
天主三目
和合
说菩萨戒
欲界增上善根
受者
空大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御马三法

【推荐】教化猎人的白象

许止净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如何确定亡者的往生去处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