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曰已离欲人。即离欲界修惑者之称。此有异生与圣者二种。俱舍论二十三谓:“若凡位,已断欲界第九品染,至此见位,名第三果向。”此言在凡夫位,修有漏六行观,断尽欲界修惑之异生已离欲者。俱舍论二十四曰:“若断第九,成不还果,必不还来生欲界故。”此言入见道后,重修有漏无漏二道,总断尽欲界修惑之圣者已离欲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诸佛之身业能普遍利益众生,驱除热恼,故喻为树。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八上):“法王无上人中树,普荫大众无量光...(一)凡三卷。东晋庐山慧远(334~416)问,鸠摩罗什(344~413)答。又称大乘大义章、鸠摩罗什法师大义、法问大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即愿于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欲生极乐净土而临命终时,前来迎接其人往生弥陀净土。...【见倒】 p0637 瑜伽五十三卷十九页云:此想颠倒,一分出家者,能发见倒。又云: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有执著者,于...【六地断障证真】 十地中现前地的菩萨,加修平等利生之行,智慧现前,即断粗相(于四谛中,执苦集为染,执道灭为净...(物名)穿耳朵垂金银之轮者。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彼国王等,或以金银作此耳轮。旧经言耳渠者,应是也。...(术语)五停心观之一。为治贪心,观身之不净也。此中有二: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者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菩萨)位于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第一行金刚萨埵前之使者也。梵云摩缚罗。译言大力。为忿怒形,青色。左手执独股杵...凡七卷,或十四卷。唐代智周撰。略称唯识演秘、演秘。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乃注解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之书。系...元代僧。晋(山西)人。字仲宝。金末,避乱至内黄(河南)。工诗善画,有以笺素请其诗画者,师则随手应之不厌,士林...(术语)人人之当年星也。若其星为他所侵,则其人蒙灾害云,密教有禳之之法,俗谓之星祭。...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思是说假如我成佛的时候,我住持...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六年(1917年)依河北省涞水县高明寺印魁长老出家,同年...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寿健康法药师健康长寿七法。 首先,是吃好,睡好,心情好。 如...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方隅分剂。故曰觅心了不可得。心了不可...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众)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
问: 请问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吗?特别是念《地藏王菩萨经》,念佛机可以回向给自己累世多劫以来的冤亲...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如何出轮回而到达佛果,是每一个佛教徒急需解决的问题。 佛陀为了...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实是三类病,佛陀说三类病。 一个是四大不调的病。 你饮食不调,受了风寒,这样的病你就不要求念...
已离欲者
【佛学大辞典】
上篇:已还 | 下篇:尸半尸 |
梵名 Kanthakīvana,巴利名 Kantakī-vana。为佛陀时代六大都市中之娑祇多市(巴 Sāketa)之林园。又称提康达基伐...
人中树
大乘义章
来迎引接愿
见倒
六地断障证真
耳轮
不净观
大力金刚
成唯识论演秘
圆琛
年星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育才之道

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的吗
【推荐】浅谈念佛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