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六卷九页云:又诸菩萨、由五因缘,于诸有情,能作不虚饶益加行。何等为五?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先欲求作利益安乐。于诸有情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如是一切,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中所说,应知其相。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用灭”之对称。有为法之事体皆由因缘而生,于刹那刹那间其体灭亡,故称体灭。成实、唯识宗谓其体灭亡,皆为后生...梵语 ghantā,巴利语同。又作揵迟、揵槌、揵抵。为寺院中敲打用之报时器具。据五分律卷十八与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所...即死亡之时期。又作死时、化期、命终之期。释尊于入灭前三月时,即预告不久将入灭之事,此系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等所传...因明用语。能别不极成,梵语 aprasiddha-vi?esana。略称能别不成。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命题)九过之第六。因明论...【五种精进】 p0262 瑜伽八十九卷四页云:又勤精进、应知五种。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不下精进。四、无...(杂语)同素怀,平生之望也。...大日经所说三种灌顶之一。指以上师之心传予弟子之心的灌顶。乃密教传法灌顶之一种。又作心授灌顶、秘密灌顶、心想灌...【杂染义】 p1411 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一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生杂染...(天名)Vaiśravaṇa,又作鞞室罗懑囊,鞞舍罗婆拏。旧曰毗沙门。...梵语 vipakse asattvaj。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因(理由)三相(三特质)之第三。与“异品非有”意义相同。异...西晋佛教,是说从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到愍帝建兴四年(316)建都在洛阳,共五十一年间的佛教。在这个时期,著名的...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在波梨耶聚落,他们精勤修持苦行、着粪扫衣、行乞食,仍未能离...问: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同性恋可以往生净土吗?该如何生活、工作、修行? 大安法师答: 对于同性恋的问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问: 我是一名学生,平时玩心比较重。心也总是静不下来,总是胡思乱想。甚至自己都觉得:思惟总被牵着走。有时念佛...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第一个从自身的角度,有「因缘变」跟「分别变」;从跟他人的...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根据《阿弥陀经》里面所说,是具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人,不是...问: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现象,以什么方式去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大安法师答: 这个事情是一个很抽...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显真,破除我们的无明妄想,开显我们真实的心性。这当中从经文...
五缘能作不虚饶益加行
【法相辞典】
【五缘能作不虚饶益加行】 p0289
上篇:五受根于杂染品等增上 | 下篇:五因令于涅槃速住不退 |
北宋入竺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据景祐新修法宝录卷十六至十八载,师于天禧元年(1017)十月、天圣元年(1023)正...
体灭
犍稚
死期
能别不极成过
五种精进
素意
以心灌顶
杂染义
吠室罗末拏
异品遍无性
西晋佛教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总是胡思乱想,心静不下来怎么办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