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名)Vaiśravaṇa,又作鞞室罗懑囊,鞞舍罗婆拏。旧曰毗沙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略。涅槃经三十五曰:阿耨菩提,信心为因。智度论三十四曰:众生闻我名者,必得阿耨菩...(术语)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术语)具云通达菩提心。五相成身之第一。初蒙阿阇梨之开示而达菩提之理,修心月轮观法之位也。...子题:一切诤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是先起四诤。十诵一切诤。多云,往听者,以能破佛法,令僧为二...普光据俱舍论所立之生得、闻、思、修、学、无学、胜义等七种善。生得善者,谓于自然起任运之善心。闻、思、修三善亦...(杂语)Kumāra,又作矩么罗,鸠摩罗。译曰童子。见西域记十。...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觉,觉知;触,接触。由接触而认识之意。又坐禅时,触机缘而感得自心之真实体,亦称觉触。[莹山和尚传光录第四祖优...【发起界】 p1160 瑜伽九十六卷十页云:在家有情、为求财宝,初兴加行;名发起界。出家有情、先乐出家。求出家故,...亦名:劝足食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劝足食戒三十六。制有三意:初、不听劝意。然出家之士,理应...【十回向】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此位菩萨,上为求菩提,下为度众生,以所修善根...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圆觉经》云: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众生由于...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便使自已的理智丧失,忘却本性,一不顺心,便恼怒打骂伤害别人...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因为蓬溪白塔寺修成以后,新建了座观音阁,千手观音菩萨圣像...会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仅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是不够的,你必须两条腿走...朋友拿了一份报纸要我作个实验,我同意了。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子了,其中有3个...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这样的圣者也有敌人。 活着,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批评,因为,你再用心、慈悲,也无法尽如...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门,无论是有知识的,无知识的;贫的富的,贵的贱的;都能摄受,都可以接引。但在接引之中,个人对...
吠室罗末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吠陀 | 下篇:吠岚婆 |
禅宗公案名。为仰山慧寂藉雪狮子之色,显示法性无相之公案。盖仰山以雪狮子之纯白清净,比喻己心之清净法身。从容录...
阿耨菩提
欢喜地
通达心
屏听四诤戒犯缘
七种善
拘摩罗
慧根
觉触
发起界
劝犯足食戒制意
十回向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药王菩萨以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