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三卷六页云:当知此中由三种相,于其老死,如理观察。一者、观察细因缘故。二者、观察麁因缘故。三者、观察非不定故。感生因缘,亦名为生;即生自体,亦名为生。前生、是细;后生、为麁。此中观前细生有故,而有老死;亦观由后麁生缘故,得有老死。当来老死,细生为因;现法老死,麁生为因。云何名为非不决定?谓即除彼生处所摄二种生体,余定无能与老死果。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身上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答:见无如许种见。云:既是无如许种见...谓有漏善。及无覆无记法。是名中界。...梵语 paca vedanāh,巴利语 paca vedanā。指五种觉受。(一)随触之领纳分为五种。依俱舍论之说,五受即:(一)苦受...天台智者大师将如来之一代圣教,用太阳照物之比喻,分判为五时,称为天台五时。据天台四教仪载,如来于成道最初,为...梵名 Dharmadharmatā-vibhavga 或 Dharmadharmatā-vibhāga。指法与法性之辨别。传说系弥勒(梵 Maitreyanātha,...【心相应行】 心所有法的异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分为六位,它与心王相应俱起,从属于心,故曰心相应行。称为行者...子题: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为本、灭佛法、住持之士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 出家之 人 , 以身戒心慧为本 ,不得造经...梵名 ?ālistamba。全一卷。译者不详。又作稻芊经、稻[艹/干]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弥勒应舍利弗之请,宣...(杂语)违逆自己身心之境界,即起瞋恚受苦痛之事象也。境相本无差别,而任自己之心意以判之也。...十二头陀行十二头陀经云:十二头陀行,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北宋僧人,佛教史学家。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成年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入天台山受具足戒...(印光大师校印本)...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动,我们当然是用心在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藕益大师讲,你要是...在舍卫国的某个村庄中,住着一户贫穷人家,女主人怀胎十月,生了一对相貌十分庄严的男婴,夫妻俩为他们取名为双德、...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宗风远播,名扬四方。偶因诸多病缘,遂发心专志念佛求往生。神...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华山,那时候九华山全山加起来还不知道有没有几十人。现在的百...
我先说一件趣事或许您可以从中去体会:以前我在医学院读书的时候,大二那年要修解剖学,首先要研究人体的骨骼构造,...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现象与之相应;如果什么念头也没有,现象也就无...
三种观察老死
【法相辞典】
【三种观察老死】 p0202
上篇:三种大罪差别 | 下篇:三种烦恼随眠 |
【非有为等无间法】 p0718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有为等无间法云何?谓除有为等无间心心所法,诸余心心所法;...
自性见
中界
五受
天台五时
法法性分别论
心相应行
僧众本务
稻秆经
违境
事行
赞宁(919~1001)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双德双福遇佛成道缘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骨不吓人,人自吓;癌不惊人,人自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