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六页云:又有三处,能善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引入圣教。一、现己所有最胜神通。二、于他所有染净诸行,遮止开许。三、宣说妙法正教正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法会仪式时,立于行列之首,领导大众行事者。又立于法会仪式导师之前,做接待招呼工作之僧,亦称先导师。 p2190...(术语)三藏法数四曰:一空者,谓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圣凡因果之法,虽种种不同,求其体...(人名)义解之猛,譬如虎也。释氏要览中曰:高僧道光,在江东,研究义理,号义虎。...(术语)忏悔而除罪也。普贤观经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圆能消除。华严经曰:忏除罪障,随喜福...【迷灭有八随眠】 p0943 瑜伽五十八卷十二页云:云何迷灭有八随眠?谓诸沙门、若婆罗门、计边无边、不死矫乱、...(名数)千手观音所领二十八部之众属也。...【三种语言】 p0177 瑜伽二卷十七页云:云何三种语言?谓有法语言,无法语言,及余语言。有法语言者:谓宣说厌舍,...【净修三学道】 p1003 杂集论九卷十四页云:净修三学道者:谓四法迹。由此净修增上戒等三学故。无贪、无恚、能净修...【捩牙窣堵波】 p1038 西域记七卷三页云:池侧不远,有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为六牙象王,猎人利其牙也。诈服...屈眴,梵语 kārpāsaka 译为第一布、第一好布,或大细布。系以木棉之花心纺织而成者。据释氏六帖卷二十二布条载,...【恶说者性】 p1159 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页云:复次由五种相,当知建立恶说者性。一、无行故。二、邪行故。三、不忍故...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乞食于人的一种行仪,也是比丘清净自活的一种修行方式。乞食...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心,把我的贪、瞋、痴、慢、疑变成了戒、定、慧,这是可以转...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科技时代各种新鲜的事物犹如汹涌浪潮,席卷现代生活的时候,我...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引人迁善远罪,迈向光明; 恶习,令人沉迷不觉,堕入暗冥。 一...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个诸侯供养他一双象牙做的筷子。这双筷子纣王非常欢喜,心中就...
第一个慈心。这个慈心,先发一个减少别人的负担,减少负担让他生欢喜心。你感觉你说的法,能使他生欢喜心,这就叫慈...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以后(当然造业是一种身口意的活动),但是造完以后,这个业力...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被我踩死还是我补踩上了一脚,心里难受死了。除了念南无本师释...
三处能善摄受所化有情引入圣教
【法相辞典】
【三处能善摄受所化有情引入圣教】 p0226
上篇:三恶行与三不善根相摄四句分别 | 下篇:三种补特伽罗依三处引诸随烦恼 |
为一种古代印度之文字。悉昙字记(大五四·一一八六上):“健驮罗国喜多迦文独将尤异,而字之由,皆悉昙也。”关于...
先导师
一空
义虎
忏除
迷灭有八随眠
千手二十八部
三种语言
净修三学道
捩牙窣堵波
屈眴布
恶说者性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淡定与慈忍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慈悲喜舍,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