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记七卷三页云:池侧不远,有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为六牙象王,猎人利其牙也。诈服袈裟,弯弧伺捕。象王为敬袈裟,遂捩牙而授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名数)以宾头卢尊者为始。十六大阿罗汉,受佛敕,永住此世,济度众生者。其名字住处等,详于法住记。此法住记为佛...(术语)对于二谛三谛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谛同。涅槃经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谛不,...菩萨成佛的时间。阿僧祇劫,华译无数长时。菩萨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言学处耶。所言学者。谓于五处。未满为满。恒勤坚正。修习加行。故名为学。所言处者。即离杀等。是学所依。故名为处...唐代嵩山破灶堕和尚。不称姓氏,言行难测,师事嵩岳慧安禅师,隐居嵩岳。山中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思惑前文已叙,兹再总述概要。谓思惑有八十一品,所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禅四定为八,共为九地。欲界一...(真言)不动明王之真言也。...(一)以清水譬喻清净之智慧,称为智水。反之,以浊水譬喻愚痴之烦恼,则称痴水。大日经疏卷八(大三九·六六七上):...(573~640)唐代僧。襄阳人,俗姓张。六岁从闰法师出家,复从学于哲法师。其后,受学于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曾驻锡...【不受后有】 p0328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不受后有者:谓于七有,亦永尽故。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八页云:不...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嘉陵江在市区的汇合处北岸是繁华的朝天门码头,南岸便是玄坛庙...
我佛慈悲大愿王。劝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内轮回苦。极乐国中寿命长。七日持名心不乱。六根清净性昭彰。如来直指菩提...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禅师,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禅师嫌他年纪太大,不...
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不足以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 福田经云:佛告天帝,九十六种道中,佛道最尊;九十六种法中,...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这本《什么是佛法》是张澄基博士在美国佛教会的演讲词,(张澄基博士应该是往生了),由...
《六祖坛经》有一句话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意思是说只要你心中没有是非之心,或是没有这个人不好!、那个人...
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被称作乐行惠施?说这个菩萨是一个喜欢布施的菩...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
捩牙窣堵波
【法相辞典】
【捩牙窣堵波】 p1038
上篇:猛利乐欲 | 下篇:逝多林给孤独国 |
【何处现观】 p0706 显扬十六卷十六页云:复次何处现观?颂曰: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处。欲界人天,佛出...
善知识
十六罗汉
一谛
三阿僧祇劫
学处
破堕
思惑
慈救咒
智水
智拔
不受后有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普能嵩禅师净土诗
五祖投胎拜师

无尽的财富来自哪里
慧律法师《什么是佛法》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