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八卷二十一页云:又由如是所说十二诸菩萨住,经三无数大劫时量,能断一切烦恼障品所有麁重;及断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麁重。于三住中,当知能断烦恼障品所有麁重。谓于极欢喜住中,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麁重,皆悉永断。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品所有麁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麁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麁重。二者、在肤麁重。三者、在肉麁重。当知此中,在皮麁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肤麁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肉麁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于三住中,烦恼所知二障永断。所余诸住,如其次第,修断资粮。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因明处】 p0592 瑜伽十五卷四页云:云何因明处?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如彼卷四页至二十页广释。...谓多贪者。为得如前供养等故。往至他家作如是语。贤士贤女。此衣此钵。此坐卧具。此衫裙等。我若得之。甚为济要。当...(杂语)Lohita,译曰赤。又作曷啰迦多。见梵语杂名。...(术语)又曰福慧。即福智之二庄严也。福者修布施等之善业。观者观念真理。福属利他。观属自利。净土源流章玄叙曰:...一般谓之墨迹、书迹、手迹。又作墨迹。指用墨笔直接书写于纸、绢之笔迹而言。在日本茶道中,特指禅僧之墨宝。初时,...云何苦?谓苦谛。云何苦法?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云何法智?谓于加行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云何智忍?谓先观察增上力...【灭智】 p1211 显扬二卷十六页云:七、灭智。谓于有漏诸行灭中、灭静妙离思惟,若知若见。余如前说。 二解 入阿毗...(名数)一、般若为母,二、方便为父,三、檀为乳母,四、尸罗为养母,五、忍为庄严具,六、勤为养育者,七、禅为浣...【三自性自他染净分别】 p0220 瑜伽七十四卷七页云:问:此三自性。几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问:几唯自染?答:...(术语)转倒事理之妄心也。楞严经十曰: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大日经一曰:云何迷心?谓所执异,所思异。大乘...Jiexian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音译尸罗跋陀罗。出身东印度三摩 吒国王族,属婆罗门种姓。少好学,曾历...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礼佛大忏悔文...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住数日后,他惶恐地跑来找我,战战兢兢地问我能否为之调换个...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他的朋友就问他:为什么你总是作这么哀伤的音乐呢? 舒伯特...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如果众生由于你的回向没有得利益,这也不是虚妄的事情吗?...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的灯笼点上蜡烛照路,某日一位盲者拜访了他的一位朋友,辞别时...
一 缘起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请,讲普贤行愿品;因时迫不及详谈,仅将普贤十大愿王,别为解释。 二 总标 所谓十...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浅深的行仪。现代净业行人可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状况,择一相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一定要把修行的理念应用在生活中,自我调理情绪、心理状态...
三住中断二障粗重
【法相辞典】
【三住中断二障粗重】 p0218
上篇:三因建立三种律仪 | 下篇:三身功德有别无别 |
比丘相见问讯之礼话。如“不审尊候如何”等语。依大宋僧史略卷上载,比丘相见时,曲躬合掌及口称不审,是为身、口、...
因明处
现相
路伽多
福观
墨迹
苦
灭智
二十种喻法
三自性自他染净分别
迷心
戒贤(Silabhadra 约528~651 )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不要自心生自鬼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究竟法

谛闲法师《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