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四卷二页云:言外事者,有十六种。一者、地事,谓城邑聚落舍市廛等。二者、园事。谓药草丛林等。三者、山事。谓种种山安布差别。四者、水事。谓江河陂湖众流池沼。五者、作业事。六者、库藏事。七者、食事。八者、饮事。九者、乘事。十者、衣事。十一者、庄严具事。十二者、舞歌乐事。十三者、香鬘涂饰事。十四者、资生具事。十五者、诸光明事。十六者、男女承奉事。如是名为十六种事。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译曰杀贼。杀害烦恼贼之义。嘉祥之观经疏下曰:天竺三相近:阿罗诃Arhat翻应供,阿罗汉Aruhan翻无生,阿卢...于饭食之际所行之作法。出家之饭食原以乞食为原则,故有严格之规律。戒律中关于食法有多种之制戒,如九十单堕中,有...《四分律行事钞》,具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唐释道宣(596~667)撰。作者为律学南山宗的创始人,本书钞...【非业为增上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非业为增上法云何?谓无为法。...稠林有三,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于诸生死根本行中广兴染着,令诸有情感种种身流转五趣,令诸有情处生死本...受戒时,以强盛三业,制造一种色体,此体亦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名为色,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因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梵语 vicikitsā-āvarana,巴利语 vicikicchā-nīvarana。五盖之一。盖为烦恼之异称。与“疑烦恼”同义。谓疑惑之...(杂语)三人以上和合之比丘,梵云僧伽。译曰众,众僧为梵汉双举之目。...为天台大师智顗所著谈论止观之四本书。止,即止息诸妄想;观,观照对象之意。止与观为修习佛道之重要法门,与“戒”...(1596~1674)清初临济宗僧。广东潮阳人,俗姓林。字木陈,号山翁、梦隐。始修儒学,仕宦后,读佛典,遂依庐山开先...三轮身之一。行教令轮之身。如来为济度逆恶难化之众生,现凶猛威怒形,令其遵奉如来之教令。此为随顺众生意相不同,...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维摩诘所说经...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晚年的时候也学佛,就买一个很大的花园成立一个念佛堂,给大家...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的观六根,这个地方是拢总地观六根,等...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多修行人在正式拜师之前,都很迷茫。 慧广法师答: 刚刚看到一...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悔、感恩的三方面努力。 惭愧的意思是自知对不起自己称为惭,...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是萌发理想的时代。历史上,大凡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追溯其少年时代的成...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为病人说法,使他能够收摄正念的方式。其中包括 余人劝导 ,即...
十六种外事
【法相辞典】
【十六种外事】 p0120
上篇:十六种意趣 | 下篇:三灾顶 |
南齐之太子舍人王琰撰。本书为佛教故事集,收录有关观世音菩萨之灵验谭及轮回地狱、转生等故事。由本书可得知六朝时...
阿卢汉
食作法
四分律行事钞
非业为增上法
稠林
无表色
疑盖
众僧
四本止观
道忞
教令轮身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之内涵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少年时代的玄奘大师
国师与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