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何等为正智?谓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何等名为唯出世间正智?谓由此故;声闻、独觉、诸菩萨等,通达真如。又由此故,彼诸菩萨,于五明处,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证圆满所知障净。何等名为世间出世间正智?谓声闻、独觉、以初正智,通达真如已;由此后所得世间出世间正智,于诸安立谛中,令心厌怖三界过患;爱味三界寂静。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证圆满烦恼障净。又即此智未曾得义,名出世间。缘言说相为境界义,亦名世间。是故说为世间出世间。世尊依此,密意说如是言:我说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有世间出世间智。若分别所摄智,唯名为世间。初正智所摄智,唯名出世间。第二正智所摄智,通名世间出世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又作黑鳞皴。指呈鱼鳞形状之黑拄杖。破庵祖先禅师语录(卍续一二一·四一七下):“万化千变,惟有拄杖子...亦名:摄僧初大界 子题:同一住处、同一说戒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所以列二同者?’答:‘凡结界意,人法须一。...(天名)梵天与帝释天也,总称色界诸天云梵天,欲界忉利天之主云帝释。...【善为伴侣】 p1141 集异门论十七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为善为伴侣?答:于断生命,若不与取,若欲邪行,若虚诳语,若...何等寂静无记?谓色无色界诸烦恼等,由奢摩他所藏伏故。...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又称清净大海众、清净众。如印度四大河流入于大海,即舍原名,皆成海水;比丘出家,...(经名)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不空罥索咒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不空罥索神咒神经,一卷...【非有为等无间法】 p0718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有为等无间法云何?谓除有为等无间心心所法,诸余心心所法;...(人名)赵州观音院从谂,南泉普愿之法嗣也。唐曹州人,姓郝氏,童稚于本州扈通院披剃,未受戒,便抵池阳参南泉,值...子题:尊者、慧命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毗尼母云,吾去世后,当依波罗提木叉行法。当各各谦卑行之;除去憍慢,安...(地名)Hidda,北印度那揭罗曷国都府之名。一曰佛头骨城。以有佛之顶骨而有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见是见解,人的社会背景不同,民族意识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以及情识分别都不同,致使人的见解互异;很难确定别人的...
问: 请问法师,念佛法门必须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念佛法门的往生条件是信愿持名,主要要靠信愿...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得到一个...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槃特尊者告诉他的弟弟朱利槃特:如果你无法忆持佛陀之教法与戒律,那就还...
母亲信佛,却并不彻底,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吃素,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敬畏与信仰。不过,在母亲相对狭隘的认识里,她认...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忍卒读。不仅为人类那披着文明外衣下的残酷绝情而可悲,更为那...
(第一讲) 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今天是我们佛学院第一学期的上课,我想利用这个地方我们...
二种正智
【法相辞典】
【二种正智】 p0025
上篇:二种解脱 | 下篇:二种上流 |
(物名)贝多罗之牒册,言经典也。大周三藏圣教序曰:穷贝牒之遗文。...
黑轮皴
摄僧人法二同界
梵释
善为伴侣
寂静无记
清众
经轨
非有为等无间法
赵州
比丘大小相敬法制敬本意
醯罗城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文珠法师《正见与邪见》

【推荐】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欲望不可无休止

扫除尘垢得解脱

素食的人生体验与感悟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