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Hidda,北印度那揭罗曷国都府之名。一曰佛头骨城。以有佛之顶骨而有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怖】 p0829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一页云:问:若尔;此怖以何烦恼为自性?有作是说:以有身见为自性。所以者何...【四种所缘】 p0434 集论七卷三页云:云何于法所缘差别?若略说、有四种。谓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集法】 p1179 瑜伽九十五卷十四页云:此中所有过去诸行、说名已生;现在诸行、说名正生;未来诸行、说名当生。如...阿弥陀佛在因位于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菩萨道时的名字。...何等眼根?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清净色。...【意有二种】 p1208 摄论一卷四页云:此中意有二种。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第二...(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小乘之果位者,即小乘之趋向。而小乘之极果,即阿罗汉辟支佛是也。阿罗汉辟支佛之果位,可以四句简单表明之。 ...子题:诸律先和后欲、四分先欲后和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诸律先和后欲,由取答缘以应欲务也。四分先欲后和,文如...梵语 jāna-pāramitā。为菩萨欲达于大涅槃所修十种胜行之一,亦即旧华严经卷三十八离世间品所说十种波罗蜜之一。...亦名:僧寺饮食通十方僧 子题:寺、僧食十方普同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一、叙意示非)然食为大患,人谁不须?世...(龙藏本)...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普贤行愿品...
过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进持守戒法,梵行清净,常背诵般若波罗蜜,其声殊妙无人能及,凡听过他诵经者,莫不...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这样的末法,叫做欲望横流,红尘滚滚,欲海狂澜的时候,这条戒...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于此着力,不能顿见自性,当验习气厚薄,切磋琢磨,于根本...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个评论,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我一天忙得晕头转向,有的时候是...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那时候,有一个叫刘度的人,他居住的乡里有一千余户,都是信佛的,俱奉佛法,平时...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士学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信佛教,为人处世也广受好评。然...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以后,接下来要修助行四正勤。 四正勤有四个法门,使令我们不断的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种...
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王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
醯罗城
【佛学大辞典】
上篇:醯罗山 | 下篇:瓣香 |
【正见圆满五种】 p0505 瑜伽一百卷六页云:正见圆满、略有五种。一者、增益萨迦耶见,及边执见,已永断故。二者、...
怖
四种所缘
集法
法藏比丘
眼根
意有二种
三界
就果位上明小乘之趋向
欲和先后
智波罗蜜
僧寺饮食通塞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小儿闻法,即解甚深义
【推荐】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至诚念观音圣号免遭屠城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净界法师:对恶法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