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五页云:如契经说:复有二处。一、无想有情处,二、非想非非想处。问:何故世尊说此二处?答:为破外道解脱想故。谓诸外道,于此二处,起解脱想。为破彼想;佛说此二名为生处。非真解脱。复次为破外道不还想故。谓诸外道,于此二处,起不还想。为破彼想,佛说此二名退还处。谓彼处没,退还诸界诸趣诸生;流转生死,无息期故。复次为破外道不散想故。谓诸外道,执此二处,是真解脱,不复散坏。为破彼执;佛说此二是散坏处。谓从彼殁;散向诸界诸趣诸生;流转生死,无息期故。若从无想有情天殁,决定散堕欲界受生。若从非想非非想殁,非圣散堕下地受生。复次观此二处,寿量长远,诸外道等,执为解脱。唯诸异生所受生处,寿量长远,无有过于无想天者。谓彼寿量五百大劫。一切有情所受生处,寿量长远,无过非想非非想处。谓彼寿量,八万大劫。为遣外道此解脱执;佛说此二名为生处。非真解脱。复次佛于余处,以二名说。一名有情居,二名为识住。于此二处,亦二名说。一名有情居,二名为处。故于此二,以处声说。谓受生处。复次佛说诸识住,定是有情居。有有情居,而非识住。谓此二处。显非无此,故说处名。即是有情所居处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往生极乐有九品之差别,故佛体分为九品。...蕴界处各有几?蕴有五,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受...亦名:六斋日缘起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智论,以六斋日,是恶鬼夺人命日,劫初圣人,教人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术语)四念处观中之身念处观也。观身之不净由头至足,次第巡历,观三十六物皆不净,故名循身观。大日经疏三曰:如...(术语)新发心学习佛道之菩萨也。梵网经下曰: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譬喻)以风灾譬死也。涅槃经十二曰:如风灾起,能吹一切悉令散灭,唯除四禅,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风亦尔,悉能吹...【五种流转相】 p0267 瑜伽六卷十三页云:于诸行中,有五种流转相可得。一、有因。二、可生。三、可灭。四、展转相...(杂语)杂剧一则也。密庵天童录曰:似小儿则剧。...【想受灭无为】 p1230 显扬一卷十五页云:想受灭者:谓离无所有处欲,入灭尽定;于其中间,不恒现行心心法、及恒行...觉卧,西藏语意为王子,用以称释迦牟尼,取净饭王子之意。相传以释迦牟尼佛十二岁时之身量造像,唐文成公主曾携之入...持犯者,持,谓保持。犯,谓侵犯。既有戒生,即有持犯。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戒律谓之犯,持犯并举,乃总名也。戒律...(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 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恶;二是教授子女...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悉是...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多么洒脱的一句话,多么豁达的胸怀,多么珍贵的品质!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内涵,多少修性,多少...问:导演李安近年非常风光,但他在成功之前,有六年时光是失业在家的。您当年也曾无处可去。在情势看来黯淡,别人都...问: 我要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把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夫、期待往生极乐净土的愿渗透到梦中,渗透到最深层的心意识里?...人类为了肉类蛋白的营养价值,吃了大量的肉食。然而当人们吃下这些动物性蛋白质后,确实变得具侵略性、暴力、仇恨和...真金需要火炼,经历过苦难的人,人格会更完善。但是,当苦难来临时,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个女孩向做厨师的父亲...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说的是,天下名山之所以僧占多,是因为僧建多。大多的寺院都是...
二处
【法相辞典】
【二处】 p0021
上篇:二锁 | 下篇:二种满 |
【胜进道有二种】 p1105 瑜伽六十九卷十六页云:此胜进道、复有二种。或有无间,为断余品,修方便道。此于前品,名...
九体阿弥陀
蕴
斋日缘起
循身观
新学菩萨
死风
五种流转相
则剧
想受灭无为
觉卧佛
持犯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现代社会应如何教育子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
圣严法师《不放弃自己》
【推荐】如何将往生渗透到梦中最深层的心意识
吃啥像啥,肉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不要向生活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