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新发心学习佛道之菩萨也。梵网经下曰:“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七财】 p0050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三页云:七财者:云何为七?一者、信财,二者、戒财,三者、惭财,四者、愧财...【四谛唯有四种】 p045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复言:世尊!何缘圣谛唯有四种?如是四谛,普摄一切染净因...【中般涅槃补特伽罗】 p0363 瑜伽二十六卷五页云:云何中般涅槃补特伽罗?谓有三种中般涅槃补特伽罗。一、有一种中...(术语)法华六瑞之一。为佛说法华经前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也。出法华经序品。...为天台智顗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本门十妙之第二。谓本地圆妙因究竟证得之大果,具真性、观照(觉之...(术语)觉知外境时,顺次起五个之心。即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也。详见瑜伽师地论一,法苑义林章...(术语)佛之智慧广大不可识量,因而谓佛智为广大智。大日经三曰:奇哉真言行,能具广大智。同义释八曰:此广大梵音...(术语)天台谓通教。彼教事相之谈逊于藏教,穷理稍深,达为生即无生,空即不空,故褒之为界内理教。...(Satipirita)为斯里兰卡(锡兰)佛教徒日常之最大法会。该法会连续举行七天,主要在祈求丰收等,故亦称七天祈福法...以语言文字来表达义旨。与“依言”、“依诠”等语同义。[金刚针论、十地经论卷二、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 p3006...【无因见论】 p1059 瑜伽七卷七页云:无因见论者:谓依止静虑,及依止寻思,应知二种。如经广说。问:何因缘故;彼...礼佛大忏悔文...晚课蒙山施食仪...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经文: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
【原文】 古谓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而佛言人命在于呼吸。夫分阴之中,有多呼吸,则我辈何止当...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
这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 念佛却病。 可见这个意安在生病状态,生了病被病苦所缠绕,很难提起念佛的正念。所以就根...
我们为它们诵经持咒,令它们得闻佛号及佛咒,在心识中种下一个种子,将来必会成果。我们也要回向:祈愿它们能于未来...
问: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慧律法师答: 那是错的,妄想本空。断除妄想重增妄,趋向圣道亦是邪。你要体会诸法本空,...
业果 业力万殊,招感果报亦各别。此果报不外有漏果和无漏果二种。有漏果是有漏业因所招感,此业因有善恶之别,十善...(一)五戒是良师 一、众生受戒入佛位 诸位善男子、善女人:你们发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间上做一...
新学菩萨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新摩利迦 | 下篇:新旧医 |
日本佛教所用袈裟之一。以锦或金襕或金纱或织物等任何一种所制成者,不似衲袈裟之杂缝他色,而唯有一色。又作一色七...
七财
四谛唯有四种
中般涅槃补特伽罗
入定瑞
本果妙
五心
广大智
界内理教
萨帝毕利多法会
言诠
无因见论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无量义经
正如法师《佛教对饮食的看法》

爱惜每一分的光阴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别小看为动物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