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智慧广大不可识量,因而谓佛智为广大智。大日经三曰:“奇哉真言行,能具广大智。”同义释八曰:“此广大梵音曰毗富攞Vipula,真言声,普遍一切法界,与虚空等,无所不至。当知佛心亦尔,故曰广大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比丘忏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着袈裟、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指意志强固之勇者,又指堪忍永劫修行,积德猛进之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二六·四一上):“懧弱怯劣,无有大心...(杂语)古禅师语,设有人,道得言语尖新,而无实行,谓之鹦鹉车。见琅玡代醉编三十二。...谓五相成身后之“一切如来加持”与“四佛加持”二种。后者不举大日(大日如来),系以四佛之总德即为大日,故举四佛...亦名:亡人物断轻重正明处分、亡僧物断轻重正明处分、亡五众物断轻重正明处分 子题:氍氀 随机羯磨·诸分衣法篇:“...禅林用语。即于禅林粥饭毕,挂自用之钵于单后之钩。引申为寄住禅林,与“挂搭”、“挂单”同义。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术语)隐遁世间而独自修佛道也。但遁世有通别之二。通相之遁世,总名出家入道,别相之遁世,于出家中,止应请出世...【七因恭敬听法】 p0063 瑜伽八十二卷二页云:七因者:谓我当修集七种正法。我当知法、知义、乃欲善知补特伽罗...【贪瞋痴增】 p0977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十一页云:云何贪瞋痴增?答:有下贪瞋痴缠,故中。有中,故上。是谓增。...讫利多,梵名 Krīta,意译为买得,奴隶之意。依大唐西域记卷三所载,阿难弟子末田底迦阿罗汉于迦湿弥罗国建立五百...【摄大乘论】 印度瑜伽行学派重要的著作,无著论师造,又称摄论,为摄论宗的根本要典,为‘十支论’中的‘广苞大义...劝发菩提心文...无量义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一日,阿难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自己曾见过文殊师利显现神通变化。阿难尊者说道:昔日,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的给孤...【法】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或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火之患。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
据《中阿含 箭喻经》第十所载: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鬘童子午后静坐时,独自思维,心中有很...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出,怅然而去。寻归回龙,兹又一月余矣。因数子相劝,欲讲《...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华。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结婚之后的男女居士,必须要对婚姻关系的维护负起责任;要尊重并体会到对方是另外的一个独立人格,不要以自己的兴趣...
广大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广大莲花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 | 下篇:十种广大智 |
【珊若婆】 此云废(音废)风病,一发不起。智论云:四百四病者,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
忏悔五法
丈夫志干
鹦鹉车
二种加持
亡物断轻重正明处分
挂钵
遁世
七因恭敬听法
贪瞋痴增
讫利多种
摄大乘论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佛学常见辞汇(八画)
在爱情中成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印光大师法语摘录之信愿篇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