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隐遁世间而独自修佛道也。但遁世有通别之二。通相之遁世,总名出家入道,别相之遁世,于出家中,止应请出世住持交众之念,一向营自行者。谓为遁世者,又曰后世者。弘明集十二沙门不敬王者论曰:“凡在出家,皆遁世以求其志。”唐僧传(慧勇传)曰:“每思遁世,莫知其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古之轨辙。宝镜三昧歌曰:要合古辙,请观前古。...(植物)Ariṣṭaka,巴Ariṭṭhaka,木名。翻梵语九曰:阿梨吒,应云阿梨瑟吒,译曰无环。木槵子也。【又】比丘名...(术语)同类之人也。报恩经五曰:共诸等侣出外游观。涅槃经五曰:又解脱者无有等侣。...亦名:摩触戒缘起 资持记·释尼众篇:“佛在舍卫,有长者,与偷罗难陀尼,互相系意。长者设食,诸尼尽往,唯偷罗不...又作朱盖、朱柄伞、大伞。指以朱染之油纸所制之伞。乃于屋外行道或法会时,遮翳导师或主要僧伽所用。伞柄长八尺,下...(衣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迦陵伽是国名,波和罗是衣名。三德指归二曰:迦陵迦者:迦陵迦,此云细滑衣,又云鸟毛衣...即比喻佛身无量无数无边际,或喻示现种种之身荫覆众生如云。又喻诸尊之多如云。吽字义(大七七·四○六下):“遮那...梵语 gadya。佛经体裁之一。系不限制字数而连续缀辑之文章,即今日所谓之散文。为韵文(偈颂)之对称。大乘入楞伽经...【下乘般涅槃障】 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五种。这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能使人厌离生死,乐趣涅槃,就像小乘声...佛土在经论中有时也叫做佛刹、佛界、佛国、净刹、净界、净国、净土等。随着大乘教义的开展,佛不仅在本世界有,而且...梵语 buddha。又作勃陀、勃驮。意译觉者,即佛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五下):“梵云馞陀,讹略云佛...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既出家,不管你在哪里常住,请记住以下黄金定律: 第一则:常住不养闲人,僧团不养懒人。即出家,要学会适应环境,...迦叶菩萨问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佛告迦叶:假使有人,以象马牛羊、琉璃珍...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存的环境;慧就是我们内心对事物本质的...【原文】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克论其要,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摄互融,不容独立。而初心入道,...《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简单的看看它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袁了凡改命。这是明代的一位...《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
遁世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遍槌 | 下篇:逼迫巧方便 |
十二头陀行之一,即比丘但持僧伽梨、郁多罗和安陀会的三衣,不再蓄存其他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