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七卷二页云:又由三分,当知建立萨迦耶见以为根本一切见趣。一、由前际俱行故,二、由后际俱行故,三、由前后际俱行故。前际俱行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于去世,为曾有耶?为曾无耶?曾为是谁?云何曾有?后际俱行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于来世,为当有耶?为当无耶?当为是谁?云何当有?前后际俱行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曾有谁?谁当有我?今此有情,来何所从?于此没已,去何所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201)宋代僧。四明(浙江奉化)人,俗姓潘。尝学于明州宝林寺。精究三观十乘之旨。修法华忏法达二十七年。与...(术语)诸尊之咒有大咒小咒心咒三种。咒语最多者为大咒,大中之略为小咒,小咒之略为心咒。...【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p0014 集异门论一卷七页云:一切有情依行住者:何等是行,而言有情皆依行住?如世尊说:...指十种真实理。即:(一)摄化众生之差别方便中,有十种所知之谛理。即谓十地中第五地菩萨之差别方便智有十谛之别:(...(譬喻)法华经七喻之一。譬本门之开近显远者。有良医为事用到他国。诸子后余毒药,闷绝宛转。是时父还,诸子欢喜乞...(术语)极如来果上之功德也。玄义六上曰:果地圆极,非复因位。行宗记下一之一曰:良以如来行果极圆,穷尽众生重轻...【事重过失及猛利缠过失】 p0802 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应知此中,初修业者,于四他胜,虽有事重过失;而无猛利...即须弥灯王佛之略称。为东方须弥相世界之佛。据吴·支谦所译维摩诘经卷上不思议品载,此佛身长八万四千由延,其狮子...一虚空处定 二识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 四非有想非无想处定 次无量心而。辨四空处定者。四无量心中。虽有大功德。而...为大日经卷一住心品所说八种心之第八。八种心,即善心相续,辗转醇熟的转证次第之八种阶位。自在天等能予一切至乐,...亦名:不揲坐具作新戒缘起、不贴坐具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遣人请食。[诸佛]常法,请后遍...(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礼佛大忏悔文...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语,就是大悲咒。她在汉地弘传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唐代翻译...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么相状?我们那个时候还有颠倒妄想吗? 净界法师答: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是为...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炭。这个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很多茕茕无告之人,就是孤独无依...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么把业力跟果报串起来而构成轮回的力量,这一...问: 《净土或问》中云:既学专修,当求灵验,虽在目前便要见佛。但印光法师又云,未一心不乱前不求见佛。请问,念...
破除淫欲之魔,要观照男根、女根的不清净。那么男根不净,这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他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
他们看到和尚没儿没女,自由自在,以为当和尚好玩。其实这个和尚难搞啊!又要搞生活,种田的种田,种菜的种菜,煮饭...
一切见趣由三分建立
【法相辞典】
【一切见趣由三分建立】 p0017
上篇:一分离欲及具分离欲 | 下篇:一一大地狱有十六增 |
(术语)对于见道之四加行位第一位,即经了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也。此为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
了宣
大咒
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十谛
医子
果极
事重过失及猛利缠过失
灯王
四空定
婴童心
不揲坐具戒缘起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极乐世界要修到什么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念佛法门如何取验方为合法

【推荐】破除淫欲之魔

禅者悟道时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