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一卷七页云:一切有情依行住者:何等是行,而言有情皆依行住?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若诸有情,于彼彼聚,不死不殒,不坏不没,不失不退;皆由寿住;命根相续。此寿命根,说名为行。由此行故;一切有情,存济住活。此行于彼,能护随护,能转随转。由此故说一切有情皆依行住。何缘故知诸有情类皆依行住?谓诸有情,于彼彼聚,由此寿行未尽为因;有想等想施设言说活住存济差别而转。若诸有情,于彼彼聚,由此寿行已尽为因;有想等想施设言说死殁殒逝差别而转。由此故知诸有情类皆依行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化为语】 p0386 瑜伽三十七卷八页云:或化为语者:或有化语,妙音相应。或有化语,广音具足。或有化语,系属于自...(术语)新云无表色,旧云无作色。戒法者,以所谓无作色之一种色法为戒体,故曰无作,对小乘戒及沙弥戒而称大乘戒或...(术语)四生六趣也。归敬仪上曰:由昔背正从邪,流荡生趣。...【阿罗汉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 p0785 瑜伽十四卷十六页云:又阿罗汉、虽现追求供身财物,亦常受用;而能超度...(名数)行者,修禅定时,使心不散乱而住著于一境,有九种:即安住心、摄住心、解住心、转住心、伏住心、息住心、灭...【戒学】 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学。乃学佛者所必修。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即修瑜伽行之振铃。瑜伽,意译为相应,意谓集中精神,与本尊融会。密教称为三密瑜伽之行,而加以实修。修此法之规模...【业杂染论】 p1219 瑜伽八十九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施设业杂染论?谓有二业。一者、善业,二、不善业。于过去世,已...(名数)义净三藏渡天时,天竺之小乘宗唯有四部。寄归传一曰: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承大纲唯四。注云:一、阿...为日本天台法华圆宗学生所必修学的两业之一,为“止观业”之对称。即修法时专修密教之事相。日本天台大师最澄之本意...(印相)见智法身之意。金刚界修法所结印契之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结见智身,印契如前相,见彼智萨埵,...(龙藏本)...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僧伽吒经...
晚钟敲过,闭目卧在床铺上,这一天又要过去了。 在太白山天童禅寺一个月求戒的生活,就这样一天一天,充实而法喜,...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中,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时,别人对我们的称赞;或是当生活安定,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问: 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如果转念弥陀圣号,是否也有同样的作用呢?照说念佛一法,圆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苦海甚深无底,广阔无涯。因摸不着苦海之边,故难出苦海。若摸着边,即能出矣。吾人于此广阔...
我们的本来面目有两个相貌:第一个是不变性,第二个是随缘性。我们凡夫失掉了不变,二乘人失掉了随缘。我们简单地讲...问: 如果亡者已经舍报几天了,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如果助念时亡者躺在冰棺里,是否需要拔开插头后再助...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位师父曾经多次斩钉截铁地对我们强调过这句话,并且反复解释说...
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法相辞典】
【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p0014
上篇: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 下篇:一切有情业报证得 |
(人名)宋湖州道场山运庵岩禅师。嗣法于松源岳禅师,授之于虚堂愚禅师。见稽古略四。...
化为语
无作大戒
生趣
阿罗汉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
九住心
戒学
瑜伽振铃
业杂染论
小乘四部
遮那业
见智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三坛大戒的病中忏悔:亲受三宝最真切的「显灵加持」
木鱼的由来
圣严法师:少欲知足真快乐
念弥陀圣号也可以所求如愿吗
慈舟法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在身心世界中找到一个不变的理体
舍报后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