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六卷三页云:何等为七?一、生是诸行住因。由诸行生,方得有住;无有无生而有住者。二、命根。三、食。四、心自在通。由彼势力,增诸寿行,或住一劫,或住劫余。五、因缘和合。是诸行住因。谓善不善无记诸法。乃至因缘犹未散坏,于尔所时,相续而住;无有断绝。六、由善不善无记作意,引发先业,能牵诸行,念住不绝。所谓外分,共不共业之所生起。七、无诸障碍是诸行住因。由此能令诸行生时,无障因缘。诸行生已;相似相续而住,远离相违败坏因缘。若不尔者;便应灭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由前世多瞋,所得今生之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瞋报即:(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指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地藏十轮经明般若二种相: 一、世间般若 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为他演说。三乘道教,劝正修行,灭除烦恼惑...(堂塔)在中印度毗舍离国猕猴池边大林中。五分律一曰:后之毗舍离住猕猴河边重阁讲堂。杂阿含经三曰:一时佛住毗耶...禅宗公案名。乃风穴延沼禅师接化弟子之机法。又称风穴铁牛。出自碧岩录第三十八则(大四八·一七五下):“风穴在郢...复次如说预流补特伽罗,此有二种,一渐出离,二顿出离。渐出离者,如前广说。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名数)于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之智也,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谓之四法忍:一苦法忍,二集法忍,三灭法忍,四...又作陪禅。即住持于五更行香之后,入僧堂伴大众坐禅。小丛林略清规卷上住持条(大八一·六九○中):“住持但伴大众...亦名:伽蓝 子题:园林、僧坊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伽论云,云何名林?林名伽蓝,即给孤园,是其证也。”济缘记释...【种类智】 p1260 显扬二卷十六页云:二、种类智。谓于不共了不现见所知义境、无漏之智。...(名数)十诵律云:具十法者名上座:一、有住处,言住处者,婆娑论云:道及果空,三摩地,能引彼力殊胜,能使身心安...为金刚界大法对受记卷六所载五种念诵之一。谓发出长短分明之音声而念诵,使自他皆能听闻。(参阅“五种念诵”1178)...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礼佛大忏悔文...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做才能往生?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你不要担心了。现在有一个...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一条叫果从因生。这两条规律是千经万论共同阐明的根本大法,是...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常不轻菩萨:凡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菩萨。大家试想...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礼佛一拜。阿弥陀佛! 请就座,坐下来,首先赞叹诸位,在这...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之前有一个道场,他们办了一个三年的活动...
1.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一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
七种诸行住因
【法相辞典】
【七种诸行住因】 p0062
上篇:七种补特伽罗 | 下篇:七种魔惑品力 |
如来的头顶上有肉髻,一切人天不能见,故名无见顶相,为三十二相之一。...
二种瞋报
二般若(二)
重阁讲堂
风穴铁牛机
预流果补特伽罗
八忍
伴禅
僧伽蓝
种类智
上座十法
声念诵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十种逆境为道场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做个常不轻菩萨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