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杂语)谓佛寺也。见丹铅录。高适诗曰:香界泯群有。按语本维摩诘经。...(术语)天台宗所立藏通别圆四教中,前之藏通别曰三权,后之圆教为一实。玄义七上曰:因中则有三权一实,在果则四实...有相境者,谓眼等五识所缘色等五境,由缘此所生唯有无分别相故。有分别境者,谓意识所缘境,由缘此境有分别生故。对...【识蕴】 p1431 如五蕴中说。 二解 五蕴论六页云: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禅林用语。鹞,为鹰之一种,指隼鹰,飞行速度极快。快鹞赶不及,意谓快速之隼鹰虽拼命追赶也赶不着;在禅林中,转指...色界第二禅天之第一天名。...(杂名)梵语,摩醯首罗宫。大自在天之宫殿也。在色界之顶。外道所祭祀之大自在天住于此。又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人名)曹洞宗,洞山良价禅师法嗣本寂禅师之别号。由住处而称也。大明一统志抚州府曰:曹山在宜兴县北三十里,旧名...亦名:忏谢二师法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四分,若弟子被师诃责,令余比丘,为将顺故,于和尚阇梨所调和,令早受忏...(修法)即五髻文殊法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为 (阿) (罗) (跛) (舍) (那)其本经...藿香,梵语 tamālapatra,音译多摩罗跋;巴利语 tamāla,音译多摩罗。为樟科之一种。学名 Cinnamomum nitidum。此...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晚课蒙山施食仪...
什么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说我皈依没吃素,能不能皈依? 在印度佛住世时,乃至经典所讲的吃素叫持斋,它不叫吃素,叫...(一)精通一切知识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法华文句》云:此翻大龟氏,其先...
(上)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对比丘们开示:犹如屋舍有两门相对,有人住在当中,有人住...
这里引用《梵网经》的一句话。我们受菩萨戒的人为什么要行放生业,是以慈悲心故,行放生业。行放生业有一个理论依据...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磨着我们,由此我们苦闷,生气,愤怒,怨恨,有时甚至会对人生...
淫戒的重点是在「其心不淫」。什么叫『其心不淫』呢?它的意思不是说你在佛堂拜佛,在那个地方静坐持咒,然后你都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宁静,打坐、念佛、诵经、持咒时杂念纷飞,有时甚至如脱缰野马...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记载: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天台山国清寺...
预流果补特伽罗
【阿毗达磨辞典】
复次如说预流补特伽罗,此有二种,一渐出离,二顿出离。渐出离者,如前广说。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间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品品别断者,谓先顿断欲色无色界修道所断上上品随眠,如是乃至软软品。顿断三界者,如见道所断,非如世间道界地渐次品品别断。此义以何为证?如指端经说,诸所有色乃至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总此一切略为一分一团一积一聚,如是略已。应观一切皆是无常一切皆苦,乃至广说。依如是观但可建立初后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断三界一切见修所断烦恼,无余所显故,不立第二第三两果,由此二果已见谛者,唯断欲界修道所断,有余无余所显故。又依如是顿出离者,如来于分别经中预流果无间即建立阿罗汉果,如是补特伽罗多于现法或临终时善办圣旨,设不能办由愿力故,即以愿力还生欲界,出无佛世成独胜果,设不办者未能无余离诸欲故,即以愿力生欲界者,彼能速证般涅槃故。
上篇:欲界系 | 下篇:欲界异生补特伽罗 |
(术语)梵语菩提分,新译觉分。顺于觉之支分有三十七法,名觉分,即三十七科之道品也。俱舍论二十五曰:经说觉分有...
香界
三权一实
境
识蕴
快鹞赶不及
少光天
大自在宫
曹山
弟子忏谢二师法
五字文殊法
藿香树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皈依佛门有条件限制吗
西天第一代祖师迦叶尊者

地狱苦果深重,当精勤修行善业

盘中血肉,皆是历劫父母
无「我」让心灵不受到伤害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一个重要根本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