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塔)在中印度毗舍离国猕猴池边大林中。五分律一曰:“后之毗舍离住猕猴河边重阁讲堂。”杂阿含经三曰:“一时佛住毗耶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大涅槃经上曰:“一时佛住毗耶离大林中重阁讲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山名。翻梵语九曰:健陀摩陀摩罗,译曰香花。梵Gandhamādanamāla,即香醉山也。...(界名)无色四处之第三处。修禅定之人,初观空为无边,破空之人,今厌识之无边,观所缘皆无所有,为无所有之解,依...(术语)顿教与渐教也。以判诸大乘教。又曰渐顿。...(术语)保持戒律而不犯也。宝积经八十二曰:谁是持律,谁持阿含。注维摩经三曰:优婆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梵语 dharma,巴利语 dhamma。为“昙摩”之略称。译作法。即指佛法。又唐代僧人之名,多冠以昙字,如昙鸾、昙曜等。...日本表示僧侣学识之阶级。日本平安时代,参加奈良举行之三会(维摩会、御斋会、最胜会等讲经法会)而毕业者,称为得...指经卷。以经卷之梵文,形若龙蛇之蟠旋,故称龙章。 p6387...(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对迦尸迦而说具足惭愧多闻等十法则得为人师。...法界次第云: 一、极好音 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未足为极。唯佛音声,闻者无厌,得入妙道,好中之...(经名)一卷,梁录失译。佛在鸡罗莎山顶,一比丘为恶病所持,一比丘为恶鬼所持,请虚空藏菩萨哀求于佛,佛现神力,...嫉结者,谓耽着利养不耐他荣发起心妒,嫉结所系故,爱重利养不尊敬法,重利养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八大人觉经...(龙藏本)...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个故事。持世菩萨有一天在静坐时,有位天人来到他面前说:菩萨殷勤精进,功德无量,我要供养菩萨。...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法师答: 学佛人要严持戒律,这对于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是非常...
提要 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者,摄法身愿(弥陀自证功德)。二者,摄净土愿(庄严依报)...很久以前,有五百只狐狸及狮群同时住在雪山中,狐狸经常群聚一起,偷偷地跟在狮王后面,伺狮王猎杀牛、马、鹿等鸟兽...
我常常这样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证了他心通的人,你无论怎样,说会看人,你只好看看他的表面上罢了!他内心究竟是怎样...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人持佛法戒行。教人事佛。令入泥犁中者。] 佛对阿难说:有人用...一个书生爱上了一个姑娘,起码到了生死相许的份上了,忽然,姑娘离他而去。这个书生痛不欲生,郁郁病倒。家人请了许...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课诵、闻法、讲经、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罗蜜,都是佛...
重阁讲堂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重复衣 | 下篇:重缘心 |
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八载,退失菩提心之法有五,即:(一)乐在外道出家,谓人之出家,当从正法,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
健陀摩陀摩罗
无所有处
顿渐
持律
昙
学阶
龙章
苾刍迦尸迦十法经
八音
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
嫉结者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以心灯来照亮一切迷茫的人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狐狸报恩

人心莫测,于我有何关系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姻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