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顿教与渐教也。以判诸大乘教。又曰渐顿。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西门榜水天之左。主水天之定德。白黄色,头顶七龙。右手持龙索,左拳当腰,坐筵上...(术语)非时之食也。谓过日中而食者。律中制之为戒法,八斋戒及十戒中之不过中食戒,比丘戒之非时食戒是也,盖为佛...梵语 bhāvanā,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即有惭愧心之意。亦即对自己之所做所为,产生反省、惭愧之心。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一中):“有愧之人,则有善法...(术语)身口所现之善恶行法或意所现之善恶思想起时,其气分留于真如或阿赖耶识,如香之于衣也。其身口意所现者,谓...(术语)法华经六瑞之一。佛将说法华经,地神感之,震动大地。二序品曰: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行事)又去浴佛。灌浴佛像而拂拭之,其功德广大,经说之,西天每作之。寄归传四曰:但西国诸寺,灌沐尊仪,每于禺...指夏安居期间所书写之经典。又指于夏安居中所诵之经。 p4075...【比毕洛迦】 p0387 法蕴足论一卷八页云:比毕洛迦,卽诸蚁子。...【谁能悟入所应知相】 p1340 摄论二卷十七页云:此中谁能悟入所应知相?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术语)三种三昧耶之一,入佛三昧耶也。大疏九曰:世尊前入法胎生三昧时,见一切众生悉有菩提种等同诸佛故,说入佛...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有个姓李的商人做铺地砖的工作,跟一个客户谈好了,已经签了约,这才发现这笔生意做下去一定是亏本。客户也很会做生...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
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会有什么过失。 先看缘由。请合掌。请一位同学把它念一遍。 戊...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了等等消极的处境,出家人更是被冠上遁入空门等等极端消极之说...
净慧长老在佛界可谓德高望重。他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4岁在武昌三佛寺拜师学经,其经历让人称奇。作为新中...
信,有四种层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证信。 一、初信 一般人由于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问: 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湾平实导师著有《无相念佛》,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忆佛...
顿渐
【佛学大辞典】
上篇:顿说 | 下篇:顿写 |
《十八空论》,一卷,隋《仁寿录》最初著录,以为陈真谛所译,原作者不详。 本论内容可分三段,正解释十八空,...
水天妃
非时食
修习
有愧
薰习
地动瑞
灌佛
夏经
比毕洛迦
谁能悟入所应知相
入佛平等戒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信守承诺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专访净慧长老:信仰就是生活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