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二十二页云:又有七种魔惑品力。一、憎嫉圣教;二、现行能往恶趣恶行;三、乐习不顾自妙好障法;四、乐习不顾他诽毁障法;五、于善不善,有罪无罪,若劣若胜,若黑若白,及广分别缘起法中,不能解了;六、悭垢弊心,积集众具;七、智能陜劣,愚痴增广。若能降伏如是七种魔惑品力;当知即是圣法律中信等七力。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samyak-smrti,巴利语 sammāsati。指真正之念。八正道之一。又作谛意。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华严经疏云二般若: 一、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者,谓本觉之理,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 ...全一卷。清代僧超干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杭州凤凰山圣果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至唐朝,无著文...因明用语。为因明论式中,阙遗“异喻依”之情形。属于古因明所说阙过中“无体阙”之一;新因明则未说此阙过。凡阙异...(术语)忽然心起,缘善恶之境,谓之独头心,更相续而缘前念,谓之重缘心。小乘戒中亦立心戒,依此重缘心也。...又作迦罗咎罗虫、加罗求罗虫。意译作黑木虫。其梵文原语不明,如系梵语 krkalāsa 之音译,则为蜥蜴之一种。大智度...魏晋僧。淮阳(河南淮阳)人。少以风姿见重,神采卓荦,高论适时。精研小品经,以为心要。与当世名士陈留、阮瞻、颍...(名数)此系入于见道观四圣谛而生,无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识宗谓十六心悉为见道,俱舍宗谓前十五心为见...【积聚义】 p1390 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问:如说积聚义是蕴义,何等名为积聚义耶?答:种种所召体义,更互和杂转义...亦名:十五日自恣已不得出界 子题:十五日自恣出界破夏离衣、破夏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问:‘ 十五日自恣 已,得...【无下劣业】 p1062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无下劣业者:卽是于所受事,无退弱故。谓不自轻,云我不能当得佛果。如...(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人的善恶业的综合表现。-某人经常爱...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症的人,是否能够往生? 大安法师答: 这个你不要去怀疑。首先...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是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生命的本质超越时空之外,死只不过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变,...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导弟子的东西,不是数学或历史等这些课程,而是做人处世的方...
1.生平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自云: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
七种魔惑品力
【法相辞典】
【七种魔惑品力】 p0062
上篇:七种诸行住因 | 下篇:七种忍清净相 |
华译一念,指极短的时间。经上说,一弹指之间,即已含有六十个刹那了。...
正念
二般若(三)
凤凰山圣果寺志
阙异喻依
重缘心
迦罗求罗虫
支孝龙
八忍八智
积聚义
自恣在十五日仍不得出界
无下劣业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人的相貌是怎么来的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