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静虑?谓此静虑,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者,一者、善静虑,二者、无记变化静虑,三者、奢摩他品静虑,四者、毗钵舍那品静虑,五者、于自他利正审思惟静虑,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言七种者,一者、名缘静虑,二者、义缘静虑,三者、止相缘静虑,四者、举相缘静虑,五者、舍相缘静虑,六者、现法乐住静虑,七者、能饶益他静虑。如是十三种,名为菩萨一切种静虑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宋遵式法师,慈云,治定往生净土忏仪。请观音消伏毒害忏仪,金光明忏法。因而后世称为慈云忏主。...(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之略名。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梵名 Dignāga, Dinnāga,西藏名 Phyogs-kyi glav-po。又称域龙、大域龙、方象。西元五、六世纪时人。印度佛教因明...乃泛指禅宗无数则公案。“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景德传灯录中所载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法机缘而来。 p2...【解了加行】 p1235 瑜伽三十一卷九页云:云何名为解了加行?谓于如是所说诸相,善取善了。善取了已;欲入定时,卽...(术语)本地与垂迹也,初地已上法身之菩萨及佛,由自己之实身,变作许多之应化,以化众生。其实身为本地,分身为垂...西晋末僧。永嘉二年(308)参与竺法护翻译普曜经,为笔录者之一。此外译有楼炭经、大方等如来藏经、法句譬喻经、福...(名数)一、非众生忍辱,于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众生忍辱,于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见...【无记法四种】 p1072 瑜伽三卷九页云:无记法者:略有四种。谓异熟生。及一分威仪路,工巧处,及变化。若诸工巧,...(一)为冥界十王之第八。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载,此王之本地为观世音菩萨,系在冥途中掌管亡人百日时之...即阿字。大日经说: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从此遍流出无量诸真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生命何时结束,不知道死后往哪去,不知道下辈子还有没有因缘修...有一个男人总是猜疑身边的亲人朋友,每做一件事都要反复思量,因此他时时感觉心累,终日郁郁寡欢。为了求得解脱,他...
《智论》里面说,一种可能,或可蚂蚁在自己的前面成佛。你现在不要看它是地上爬的蚂蚁,蚂蚁恶业尽的话,也许它的善...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 如理思维到底是思维什么道理呢?简单地说,...
以前我去买小鱼小鸟,总是对卖主不屑一顾,有一种高傲的心态在作祟:你们这些不懂因果的可怜人,做这种捞鱼打鸟的恶...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修行方法,于是阿育王用善巧方便教化毗多输柯,使他明了苦行外...
十方诸佛是在果地上圆满了菩提心,我们业力凡夫是在烦恼、分别里面有菩提心的那种体性,有时候又称为如来藏。 有一...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礼。故祭天地,祭祖宗,奉父母,待宾客,皆以肉为表示诚孝恭敬...
一切种静虑
【法相辞典】
【一切种静虑】 p0008
上篇:一切种精进 | 下篇:一切种利行 |
【因境断识】 p0592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二页云:云何因境断识?答: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见集所断见苦所断...
慈云忏主
华严经
陈那
一千七百则公案
解了加行
本迹
法炬
二种忍辱
无记法四种
平等王
真言心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致命的误会

结了善缘,才能得蒙救度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另类的放生人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