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本地与垂迹也,初地已上法身之菩萨及佛,由自己之实身,变作许多之应化,以化众生。其实身为本地,分身为垂迹,地者能生之义,为利物而自本身垂万化,故能现之本,谓为本地。所现之末谓为垂迹。自本垂迹,由迹知本,是即一佛菩萨上之妙德也。然此本迹有高下,台家立本高迹下,本下迹高,本迹俱高,本迹俱下之四句而分别之(见本高迹下条),如初地之菩萨,现二地之身,或示八相成道之相者,本下迹高也。如佛由佛之法身垂化身,观音菩萨现三十三身者,本高迹下也。但以本高迹下为通途。维摩经序曰:“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观音玄义上曰:“上地为真为本,下地为应为迹。”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为二障之一。...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十二大院之一。位于西方第三重,即虚空藏院下方。苏悉地(梵 susiddhi)为妙成就之义,标示...梵名 Dharmaguptaka-bhiksu-prātimoksa-sūtra。全一卷。后秦佛陀耶舍译。为小乘昙无德部所传之比丘戒本。又作四分...因明用语。指因明论式中,构成宗体之前陈(主词)与后陈(宾词)。如立“声是无常”之宗(命题),此乃宗之全体,称...【劫比他国】 p0705 西域记四卷十八页云:劫比他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气序土宜,同毗罗那拿国...(术语)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位,登其中十地之位谓之登地,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后也...即指证得涅槃妙理之法身。虚无,为涅槃之异称,以涅槃离一切差别相,故称虚无。譬如佛身融通自在,离一切相,如光影...(术语)或为 字,以为万法能生之本源故。或为 字,以为出生万德之宝珠故。又以为羯磨部天鼓雷音佛之教令轮身故。或...【法执二种】 p0761 成唯识论二卷四页云:然诸法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法执,无始时来,...【制多供养】 p0831 瑜伽四十四卷一页云:若诸菩萨,于为如来所造一切若窣堵波,若龛,若台,若故制多,新制多...乃三十三观音之第十三。又作莲叶观音、南溟观音。因观音大士乘一片莲叶浮于水上,故有此名。相传日僧道元自中国归返...(印光大师校印本)...劝发菩提心文...僧伽吒经...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都会吐丝,但是我的丝,帮我建立王国,纵横天地之间,而你却作...
一者礼敬诸佛 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定之词。或礼过去佛、或礼现在佛、或礼未来佛、皆约事相说。...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世间的善法;上福,就是他是一个很有孝...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磨着我们,由此我们苦闷,生气,愤怒,怨恨,有时甚至会对人生...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英美等国的经济陷入了萧条期,也使一户单亲家庭的生活质量...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法门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故。比较而言,菩萨圣众智慧深厚,比凡...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在民众中广为流传,逐渐成为佛教主流宗派,其特色主要有四: ...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
本迹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本果妙 | 下篇:本迹二门 |
六种执著的心,即:贪著心、爱著心、嗔著心、疑著心、欲著心、慢著心。...
理障
苏悉地院
昙无德戒本
宗依
劫比他国
登地
虚无身
种子
法执二种
制多供养
一叶观音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蚕和蜘蛛的故事

何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无「我」让心灵不受到伤害
让目标看得见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