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菩萨)胎藏界观音院中台第一行上之尊也。密号曰无尽金刚。出生莲华部之诸尊故,多为肉色,左手持莲华,右手当胸屈...即开除执著于佛陀伽耶成道之佛为近成之佛,而显示久远实成之本佛;即法华本门之开显。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性戒】 二戒之一。如杀、盗自性是戒,不待佛制故名性戒。...(术语)法华经四一之一。一切之诸行尽归成佛之一行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品曰:诸有所作...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经名)佛说灌顶王喻经,一卷,宋施护译。以三种之灌顶王为喻,而说三种之比丘。...【他摄受】 p0485 法蕴足论一卷十一页云:他摄受中,母守护者:谓有女人,其父或狂,或复心乱,或忧苦逼,或已出家...更互摄者,色蕴摄几界几处,十全一少分,受蕴摄几界几处,一少分,如受蕴想行蕴亦尔。识蕴摄几界几处,七界一处,眼...【五种故思造业】 p0274 杂集论七卷十三页云:如经言:故思造业。云何名为故思造业?略有五种。谓他所教敕故思造业...(术语)三界中佛特尊贵也。智度论一曰:我神德无量,三界特尊,为一切覆护。...行事钞·自恣宗要篇:“律中,若别人及僧自恣已,更有客来,若少、告清净;等多,更为说。若二人作法已,更有三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无常的规律,人和人的聚散也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每一个人修学佛法的因缘也遵循着无常的规律。修...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里面却有碍了。这个有碍是来自于我们众生这边:由于我们业障深...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和先生已经茹素八年了,这八年可以说是我们成长至今收获最大的八年。 记得第一次接触素...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成章,写文章下笔千言,像这样的人在世间可以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降;大多数人都执著一切,不肯去尝试改变。 我相信你的心中一...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嵌进了树身,榆树的表皮留下...
作为人的特点,安士居士在这里,概述了十二种特点: 首先是谈人的一种尊贵性,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本身具足,世...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
支提
【翻译名义集】
【支提】或名难提脂帝制底制多,此翻可供养处,或翻灭恶生善处。杂心论云:有舍利名塔,无舍利名支提。文句云:支提,无骨身者也。阿含明四支征,谓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入灭处也。
上篇:[(宰-幸)/卒]堵波 | 下篇:舍磨奢那 |
锡杖顶部之六个环轮,表六道,振之,对内意味觉醒六道迷梦,对外则行脚时可避野兽。由此而转指锡杖。 p1311...
莲华部发生菩萨
开近显远
性戒
行一
阳焰
灌顶王喻经
他摄受
更互摄
五种故思造业
特尊
自恣竟客僧来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大宝积经

亲近净慧老和尚的几点体会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茹素八年,收获的远不止健康

这种大聪明与内在的性德不相干
我愿意改变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推荐】人的十二种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