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指比丘于安居中,因事缘而须外出时,行法所得之暇日。依法而行此等请假之法,称受日法,以七日或十五日为限。安居中...(术语)诸法差别之自性也。止观五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苦法智忍能为五种对治】 p0848 大毗婆沙论三卷八页云:问:业趣邪性,是修所断。苦法智忍,如何能治?答:苦...一、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即入圣人之流,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能证得。当未断尽时皆为向...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书。简称《僧祇律》,意译《大众律》。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40卷,为印度佛教大众...(555~630)隋唐时代僧。徐州彭城(江苏铜山)人,俗姓刘。十二岁,从叔祖智强出家,智强曾任广陵大僧正。十六岁,...【意识】 唯识宗所立‘八识心王’的第六心王,此为我人理活动的综合中心。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的心...禅林用语。谓佛道只许以真智契当之,而不许以世智辩聪会解之。老胡,即指我国禅宗初祖菩提达磨;达磨乃南天竺人,而...【死】 p0618 谓由寿量极故而便致死。广如瑜伽一卷十三页至十五页广释。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死者...【见道所断烦恼部】 p0644 品类足论七卷八页云:见道所断烦恼部云何?谓有烦恼部,随信随法行道现观边忍所断。...【六种义】 p0295 瑜伽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复略说有六种义。一、自性义。二、因义。三、果义。四、作用义。五、差...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导大师关于正行与杂行,正行五专念,万修万人去,杂行千人修...无我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计之我是空无的;为三法印之一。 在佛法中离有情义、依他起义...问: 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陀佛,做三皈依,这样是不是就算为它们授了三皈依和种下金刚种...
《智论》里面说,一种可能,或可蚂蚁在自己的前面成佛。你现在不要看它是地上爬的蚂蚁,蚂蚁恶业尽的话,也许它的善...从前有位富有的妇人,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
三车已息驰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三车,是出在《法华经》的譬喻品。譬喻品谈到在三界里,由...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 如理思维到底是思维什么道理呢?简单地说,...
韦陀
【翻译名义集】
【韦陀】亦名吠陀。此云智论;知此生智,即邪智论。亦翻无对。旧云毗陀,讹也。韦陀有四:一、阿由,此云方命,亦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殊夜,谓祭祀祈祷。三、婆磨,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阿达婆,谓异能技数,禁咒医方。索隐引摩蹬伽经云:初人名梵天,造一韦陀。次有仙名白净,变一有四:一名读诵,二名祭祀,三名歌咏,四名禳灾。次名弗沙,有二十五弟子,各一韦陀,能广分别。或云韦陀是符檄。汉书高纪曰:檄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鸟羽插之,示疾速也。
上篇:摄拖苾[馬*犬] | 下篇:佉路瑟吒 |
指占卜命相,在佛教为五种邪命之一。佛陀禁止比丘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参阅“五邪命”1100) p1601...
受日
性分
苦法智忍能为五种对治
四向四果
摩诃僧祇律(Mahasangha-vinaya)
慧乘
意识
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
死
见道所断烦恼部
六种义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无我」的简单解释
为畜生道念佛有用吗

结了善缘,才能得蒙救度
驾驭愤怒

露地安然坐白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