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复略说有六种义。一、自性义。二、因义。三、果义。四、作用义。五、差别相应义。六、转义。嗢拕南曰:自性、与因、果,作用、相应、转。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名)成劫之初。成此世界之初也。观无量寿经曰:劫初以来有诸恶王。...心所名,即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的精神作用。...禅宗在中国分为五家。自初祖达摩五传至五祖弘忍,忍之下分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二派。北宗流行于北方,后世无分派;...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九品。乃“授学无学人记品”之略称。本品记载佛授予阿难、罗睺罗等二千位学与无学将来作佛之记...【喜足】 p1163 瑜伽二十五卷十八页云:云何喜足?谓于随一衣服饮食卧具等事,便生喜乐,生正知足。于所未得所有衣...(物名)净水珠也。有宝珠其德能清净浊水,故云净水珠。净土论注下曰: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一、总 说 六家七宗,是说东晋时代的佛教学者对于般若性空的解释,各出异义,纷纭不一。姚秦鸠摩罗什门下沙门...(一)梵名 Savitr。吠陀中显现太阳功能方面之神,或即指太阳。意为鼓舞者、生殖者、创造者。其形像,全身金色,乘金...梵语 tripitakācārya。指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又作三藏圣师、三藏比丘。略称三藏。印度早已采用此名称,如...【随烦恼中互不相应者】 p1373 瑜伽五十八卷八页云:复次此五见,是慧性故;互不相应。自性自性,不相应故。贪、恚...云何世事差别而转?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香花鬘,次受种种上妙饮食,次受种种卧...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是一种智慧。有人把这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聪明人,另一...佛陀为了教导弟子去除贪、瞋、痴等习气,制定僧团生活清规,衣食住行必须节俭、朴素。但僧众来自十方,每个人都有不...
那么正念真如这一块,什么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我们看后面的一段说明。 佛教讲因缘观,这个因缘观包括了杂染...
称念观世音菩萨,患难病苦应念观音加护,眼疾尚未愈,而热无避处,又加时疫。此众生同分恶业所感。 印光法师文钞当...问: 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诸法实相是从一切现象的理体去表述诸法。诸法就是森罗万象的法,包括色法和...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
问: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最近把计数放下了,念佛很用力听佛号,感觉佛号念得比以前更摄心了。可最近...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继力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标题的意义,我们这一次的印祖《...
六种义
【法相辞典】
【六种义】 p0295
上篇:六种名 | 下篇:六种死 |
【正智与择法觉支四句分别】 p0507 发智论七卷五页云:诸正智、是择法觉支耶?答:应作四句。有正智非择法觉支。谓...
劫初
惭
五家
人记品
喜足
净摩尼珠
六家七宗
娑维德利
三藏法师
随烦恼中互不相应者
世事差别而转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
骄傲的孔雀

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

患难病苦应称念观音菩萨祈求加护
大安法师:「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