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智论七卷五页云:诸正智、是择法觉支耶?答:应作四句。有正智非择法觉支。谓世俗正智。有择法觉支非正智。谓无漏忍。有正智亦择法觉支。谓除无漏忍,余无漏慧。有非正智亦非择法觉支。谓除前相。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天台大师智顗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本门十妙之第九。即于本时之果报,能自由示现寿命之长短,为一...子题:非威仪、非余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作是因缘非余者,非余不犯。将不犯以望犯,不犯是犯义余。但以不依不犯...【内识】 p0365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一页云:云何内识?答:若识、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识。...(术语)就意识云知,就眼识曰见,又推求名见,觉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见。皆为慧之作用。法华经方便品曰:开...如相回向位菩萨具有之十种自在无碍之力用。即:(一)众生无碍用,(二)国土无碍用,(三)法无碍用,(四)身无碍用,(五...于禅林中,指送葬之当日。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帝师涅槃(大四八·一一一七上):“正日,鸣钟集众。”[禅林象器笺卷三...【俱生法】 p0926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俱生法云何?谓有为法。有生相故。...【所观察义】 p0740 瑜伽十六卷一页云:何等名为所观察义?谓于有法,了知有相;于非有法,了知无相。如是名为...(术语)对五下分结而立五上分结。于色界无色界起之,且为之不得离色界无色界,故谓之上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上分。一...印度功德光着。主要论述僧人之各种戒律,分十七事、三科,逐一叙述僧人得戒、守戒及犯戒后还净之法。为西藏佛教格鲁...(菩萨)惹哩宁钵啰婆俱摩罗Jālinīprabhākumāra,文殊院二十五尊之一。为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大日经一曰:光网童...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问: 请问师父,有人说,供养弘扬正法的法师,这个功德等于供养十方诸佛,请问这个说法正确吗? 了幻法师答: 此说...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的人太少了,发自内心真正懂礼貌的人更少。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个姐姐,母亲跟我从小感情就非常好。在我25岁那年,我母亲病...
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从前的时候,在拉萨的空地上,有一个人在绕行经走,而另外一个人则在旁静静的打坐着。 经行的人就问打坐的人:你在...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菩提心不可破坏。你的心态影响到你的未来的果...「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会因聚缘而来。将一件物品分解、分析到最后,只是地、水、火、风等基本元素的组...
问: 为什么我爸爸总是夜不归宿,谎话连篇?这到底是什么恶缘? 我是2017年7月份接触的佛法。没接触佛法以前,很多...
正智与择法觉支四句分别
【法相辞典】
【正智与择法觉支四句分别】 p0507
上篇:正见与择法觉支四句分别 | 下篇:正法毗奈耶中有二种补特伽罗 |
(名数)神者不测之义,通者无碍之义,三乘之圣者,得神妙不测无碍自在之六种智慧,是曰六神通,略云六通。法华经譬...
本寿命妙
作如是因缘非余非威仪
内识
知见
十无碍用
正日
俱生法
所观察义
五上分结
戒律本论
光网童子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供养正法法师等于供养十方诸佛吗

发自内心的礼貌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
如此忍辱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