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功德光着。主要论述僧人之各种戒律,分十七事、三科,逐一叙述僧人得戒、守戒及犯戒后还净之法。为西藏佛教格鲁派僧人必修之论著。 p291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即比丘尼。王叔承诗曰:女僧闻作盂兰会,乞假中元施宝簪。女僧起于汉代。汉刘峻女出家,又洛阳妇阿潘出家,...即殊妙圆满之意;亦即真实绝对之相。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色边际有二种】 p0572 瑜伽五十三卷十七页云:边际者:谓色边际,略有二种。一、堕下界。谓欲缠色。二、堕中...(术语)开教之本主。文句记一上曰:诸教中各有五人记经。(中略)皆以佛为教主也。行愿品疏钞三曰:十佛齐融,为斯...旧译为阴入界。蕴即五蕴,又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为众生之心身。处即十二处,又名十二入,即六根对六尘之...又称十二种恶戒。恶律仪者,谓所不应作之律仪。即:(一)屠羊,或杀而食之,或杀而卖之,以取利资生。(二)养鸡,因嗜...(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阿难具四种之未曾有法。又出于增一阿含经八难品。...行事钞·导俗化方篇:“五百问云,父母盲病,无人供给,得乞食与半。自能纺绩,与衣食,犯罪;况为薶藏棺木等?”资...【烦恼界】 p1190 杂集论七卷七页云:界云何?谓除瞋余一切、通三界系。瞋、唯欲界系。缘违损境生故。又贪于欲界、...【相是世俗有】 p0838 瑜伽七十二卷六页云:问:相,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二因缘故。一...指米、麦等之种子,亦即世间一般所通称为“种子”者,唯识家则特称为外种。为“内种”之对称。“种子”一词,为大乘...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下念? 宏海法师答: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你随文入观入的是...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过这方面的资讯大都来自西方营养学的知识,现在我是从中国传统...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流转门?它的生命的内心世界是: [触]、作意、受、想、思。 触...
戒律本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戒律 | 下篇:戒律藏 |
(天名)药师如来十二神将之一。宋译药师经曰:金毗罗大将。善珠之药师经钞下曰:宫毗罗大将,宋译本云名金毗罗。宫...
女僧
妙圆
色边际有二种
教主
蕴处界
十二恶律仪
四未曾有法经
比丘供给老病父母
烦恼界
相是世俗有
外种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

持戒的方法次第

中医如何看素食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大悲咒修法简规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