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导俗化方篇:“五百问云,父母盲病,无人供给,得乞食与半。自能纺绩,与衣食,犯罪;况为薶藏棺木等?”资持记释云:“论举盲病,余病例然;又但阙所需,不必在病。自能纺绩者,特举微贱;类余充足,不须强与。犯罪,即吉,同污家故,准此斟量。”(事钞记卷三九·三一·一九)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厌与离四句分别】 p1276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九页云:若事能厌,必能离邪?不尔。云何?颂曰:厌缘苦集慧。离缘四能...转依,即转舍下劣之所依而证得胜净者。法相宗依所得位之别,将转依分为六种:(一)损力益能转,即资粮、加行二位之转...【六位蒙佛授记】 p0308 显扬八卷八页云:论曰:诸菩萨受记者:谓诸菩萨、于六种位,蒙诸如来,授无上正等菩提记。...(菩萨)胎藏界第三院之释迦如来入转轮王三摩地,现统领四天下之轮王形,以标帜佛智最胜之尊形,故名佛顶尊。顶者最...(术语)三学之一,观达真理为慧,进习为学。断惑证理,慧之作用也,为发此慧而进修,谓之慧学。对配于三藏,则为阿...【欣乐相】 p0829 瑜伽三十二卷二页云:汝取如是厌离相已;复应精勤取欣乐相。当自观察所受尸罗,为善清净?为...即置评语之意。又作拣语、拣话、下语。禅林中,对公案之本则、颂等所加之短评。[雪窦颂古直注卷上、天童颂古直注卷...即常身与无常身,为如来所具有之二种身。常身,为常住之佛身;即指如来之真身、法身。盖常身为涅槃常住之理体,无有...表现于外而又能想象于心的各种事物的相状。...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略称弥勒成佛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在弥勒经中具有最...指密教金刚顶十八会中之第九会说处。十八会指归(大一八·二八六下):“第九会名一切佛集会拏吉尼戒网瑜伽,于真言...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希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工作,就...
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 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恶;二是教授子女...
我们有很多人虽然念佛不一定心里能够笃定,就是这种自信心往往有时候还生不起来,会问说我到底能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人类为了肉类蛋白的营养价值,吃了大量的肉食。然而当人们吃下这些动物性蛋白质后,确实变得具侵略性、暴力、仇恨和...
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来开悟的人,都是在丛林下禅堂里开悟的比较多。譬如近代云居山...
第一个弥陀大愿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对弥陀本愿的摄受,要完全有信心,你相信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你,你要相信...
《地藏经》里,佛跟地藏菩萨互相酬唱的目的,主要是破我们的十恶。《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占察轮〉上,也是注重这十...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孰可依凭?然苟非精进,念佛无自成功;未得一心,净土何由可到? 今...
比丘供给老病父母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比丘作房开画壁 | 下篇:比丘供养父母以法开悟 |
指生命即将终结之时。即寿、暖、识三法将舍离之际。印度之祇洹精舍设有“无常院”,系安置僧众中之重病者,使彼等于...
厌与离四句分别
六转依
六位蒙佛授记
佛顶尊
慧学
欣乐相
着语
常无常二身
相
弥勒大成佛经
真言宫殿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推荐】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现代社会应如何教育子女

唐代高僧怀玉禅师
吃啥像啥,肉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在大众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们的加持力

修净土人的三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