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一)梵语 catasro-yonayah,巴利语 catasso yoniyo。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据俱舍论卷八载,即:(一)卵生...(术语)甲乙互相交杂涉入之意。如六根对于前境,能辨别其声色等,谓之根境回互是也。参同契有曰:门门一切之境,回...【三目】 涅槃云: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章安涅槃疏云:摩醯首罗,居色界顶。统领大千,一面三目。三目一面,...(故事)马粮之麦也,佛一夏受阿耆达婆罗门王请,安居彼国,与五百比丘共食三月马麦。是佛十难之一。楞严经六曰:若...筹,即以竹、木、铜、铁等物作成之细棒;佛教教团于灭诤或布萨时用以计算僧数。有关筹室,据景德传灯录卷一载,付法...【养因】 为五因之一。乃长养一切物之原因,即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长养一切物之原因。《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八个大地狱。地狱大约分为三大类,即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在根本地狱中,又分为纵横两大类,纵的有八大地...【令欢喜】 p0530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令欢喜者:化受教者故。...(经名)二卷,失译。记那先比丘之生缘及与国王弥兰陀之问答。巴Milinda-paṅha。...观诸法无生之理,为入佛道之初门,即称为无生门。摩诃止观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无生门能通止观,到因到果,...(术语)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三教,第三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管不顾,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名利,甚至...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苦、恐惧等各种情绪,深深的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现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我:我每天忙着修行,国内国外跑,为什么我的身体还这么不好...
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笃修一行,圆成万德,顿令因心,即...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以及《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那么,初入...问: 法师,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慧广法师答: 以前圣严法师讲过这样一个公案:在日本的大本愿寺,有一...
钵底婆
【翻译名义集】
【钵底婆】此云辩才。辩,说也,展转无滞故。辩,别也,分明诀了故。辅行明辩有四种:谓义、法、词、乐说也。义,谓显了诸法之义;法,谓称说法之名字;词,谓能说名之语言。虽有此三,必须乐说,说前三也。大品云:从诸佛所,听受法教,至萨婆若,初不断绝,未曾离三昧时,当得捷疾辩、利辩、不尽辩、不可断辩、随应辩、义辩、一切世间最上辩。智论释曰:于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说无尽。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绝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说法,名随应辩。说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梁僧传云:唱导所贵,事有四焉:一、声也,非声则无以警众;二、辩也,非辩则无以适时;三、才也,非才则言无可采;四、博也,非博则语无依据。事钞曰:古云:博学为济贫。会正记云:故往之言也。僧传云:学不厌博,博则通矣!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郑曰:弗畔,不违道也)。苟生而贫于学者,懦(奴乱切。又音儒,弱也)夫也;死而富于道者,君子也。是知博学,济识见之贫。思益经云:于堕邪道众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报,故名导师。
上篇:婆阇尼娑婆啉 | 下篇:槃那寐 |
Konghai 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俗姓佐伯,幼名真鱼。赞岐国(今香川县)人。15岁学《论语》、《孝经》等。后游...
四生
回互
三目
马麦
筹室
养因
八大地狱
令欢喜
那先比丘经
无生门
圆教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出门怕有危险,就先念地藏菩萨圣号
大安法师:【无我】能适应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受持楞严神咒,感得金刚藏王菩萨护持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