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三教,第三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知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之经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为圆教,华严宗复立五教,第五为圆教。今依台宗之说释之,先就圆体言之,则为圆融圆满之二义。十界三千之诸法,一如一体,谓为圆融,十界三千之诸法,条然具足,谓为圆满,亦曰圆足。圆融为空谛,圆满为俗谛,此二相即不二为中谛。观此三谛于一时,谓为圆。辅行二之一曰:“圆名圆融圆满义,又圆者全也。李奇云:圆钱也,即圆全无缺也。”四教仪一曰:“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也。”次就行位言之,则谓为圆顿。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涅槃经说发心究竟二无别是也。顿者顿极顿足,诸法本圆融,故一法圆满一切法,以一念之开悟,顿疾极足佛果,谓为圆顿。是天台所判四教中,第四圆教之所诠也。是为宗之极致。故教名圆顿宗。戒名圆顿戒。观名圆顿观。辅行二之一曰:“圆顿者,顿名顿极顿足。(中略)体非渐教,故名为顿。”次称三谛相即之实相,不可思议。谓为圆妙。释签一之一曰:“圆,觉妙之别名。”四教仪集解下曰:“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为圆妙。”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非异生法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非异生法法云何?谓四通行,四无碍解。四沙门果,无诤、愿智、边...又作三十六时兽、三十六兽。系于昼夜十二辰交互出现以恼乱修禅者之禽兽。每一辰各有三兽,寅时为狸、豹、虎,卯时为...指赞叹祖师真仪之意。又作叹真。真,指祖师或佛菩萨之图像。即祖师忌之时,于回向文之首,唱俪语或偈文,乃表白于真...梵语 ghosānugama-dharma-ksānti。三法忍之一。又作随顺音响忍、随顺音声忍。其义有三:(一)谓随顺佛菩萨说法之音...凡三卷,或作二卷、四卷。新罗太贤集。又称梵网古迹记、梵网经古迹。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系梵网经之注释,分别为时...与“夺衣婆”同为冥府十王中初江王之部属。据净土见闻集载,人死后二七日(第二个七日)时,至冥府初江王厅,即有夺...【四相安立佛地】 p0457 佛地经论三卷一页云:略由四相安立佛地。一、由数故。二、由摄故。三、由名故。四、由决择...(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依大梵王及观世音之请而说此咒。持者不更受恶趣之生。...(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今更名六法不异:一舍,二无起,三无念,四离相,五无住,六无戏论。如是六法,随事方...(杂语)Indra,数量名。六十数之一。俱舍论三曰:十大羯腊婆,为印达罗。...(杂语)法处所摄五种色之一。除一切之有形物质外,见空漠之明闇。是名空界之色。此色至远,故名回色。分析此至远之...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过去,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长满了恶疮,不断地流出脓血,大众都避得远远的,不想靠近;因...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功夫最多,一打开电视,那些营养品、养颜液等针对身体的广告也...走路时,最好边走边念佛 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人命难保。您走路的时候,最好要边走边念佛,随时消灾免难。...人,生在这万花筒般的红尘俗世里,无论是谁,都会被他人评论,说长道短、或美或丑、或善或恶;也必然会遭到他人的讽...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难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死困扰着。特别是病,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一律平等,人人...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心经》,请大家一起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 摩诃般若波...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诸善聚会,成就内心的清净。对极乐世界的欣求,有两个修观的...问: 古代有位高僧曾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颇有深意。但现代人常常忙得吃不定时,更痛苦的是该睡时睡不...
圆教
【佛学大辞典】
上篇:圆接别 | 下篇:八圆 |
亦名:尼受余二衣法、比丘尼受余二衣法 子题:厥修罗受法、覆肩衣受法、厥修罗、僧祇支受法、掩腋衣、祇支本制、式...
非异生法法
三十六禽
白真
音响忍
梵网经古迹记
悬衣翁
四相安立佛地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六法不异
印达罗
极回色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大宝积经

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记

观身不净 奉献身心
道证法师的念佛免难记
用睿智来对待诽谤

如何防治禅病

《心经》与生活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