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三千威仪,上高座读经,先礼佛,次礼经法及上座;后在座正坐,向上座坐,楗椎声绝;先赞偈呗...【俱卢舍】 p092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六卷四页云:卽五百弓,成摩揭陀国一俱卢舍;成北方半俱卢舍。所以者何?...【梦中独头意识】 四种意识之一,为梦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1614~1685)明末临济宗僧。四川垫江人,俗姓曾。字苇渡,号三山。十七岁,科举不第,乃耽味禅学,读聚云吹万广真...系禅林中新近被允许挂搭者,为表示对住持之谢意所举行之仪式。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对此仪式有详细记载,并谓(大四八·...(术语)普贤菩萨十大愿之第九。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等解了】 p1119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等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等解了者;谓...(534~578)北周僧。荥阳人,俗姓郑。十七岁,与友游寺,观地狱图变,决志出家,乃投瓦官寺和禅师剃发。受具足戒后...【识住及因缘相】 p1437 瑜伽五十四卷二页云:当知此中,若诸烦恼事,若属彼烦恼,说名依取。应知此二,亦名所缘。...(菩萨)译曰大笑金刚。陀罗尼集经八曰:跋折罗吒诃沙身,唐云大笑金刚。梵Vajra-aṭṭahāsa。...慈恩大师以成唯识论为宗,故号唯识法师。...楞严咒注音版...(嘉兴藏流通本)...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原文】 所言异疾,殆宿世之怨业。(怨,世每误作冤。冤,屈也。怨,仇也。)怨业病,勿噵(do)(噵,音到,言也...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我们看到佛陀在因地的时候,都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但事实上在真...
黄檗希运禅师有一个学生,这个人就是在唐宣宗时做过宰相的裴休。 裴相国镇宛陵,建大禅苑,请黄檗说法。由于黄檗酷...到底饮食有怎样的力量,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如果想要做一个品味优雅的人,消除身上的异味是必要的,它不仅影...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要注意的是,佛门中的观呼吸是观出入息,也就是梵语中的...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家中没有任何收入,所留下的家产很快就花用殆尽。坐吃山空的...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
我们这次的课程有三个忆念: 忆念真如、忆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忆念净土的庄严, 以这三种忆念,来达到临终的正念...
揵度
【翻译名义集】
【揵度】正音婆犍啚,此云法聚。如八犍度,以分一部为八聚,故以气类相从之法,聚为一段。一、业犍度,明三业;二、使犍度,明百八烦恼;三、智,明十智;四、定,明八定;五、根,明根性;六、大,明四大;七、见,破六十二见;八、杂,谓小乘法。大论问:八犍度谁造?六分阿毗昙从何处出?答:佛在无失,灭后百年,阿输柯王会诸论师,因生别部。有利根者,尽读三藏,欲解佛经,作八犍度。后诸弟子,为后人不能全解,作略毗昙。其初造者,即迦旃延。
上篇:摩诃僧祗 | 下篇:瑜伽师地 |
(术语)具曰弘誓愿。谓佛菩萨弘大之誓也。无量寿经上曰: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同下曰:以弘誓功...
说法登座仪式
俱卢舍
梦中独头意识
灯来
谢挂搭
恒顺众生
等解了
静蔼
识住及因缘相
跋折罗吒诃沙
唯识法师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己心不诚不正,非佛法之不灵不验也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禅不在文字上
吃肉让体味难闻易患癌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抑心不违教法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