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578)北周僧。荥阳人,俗姓郑。十七岁,与友游寺,观地狱图变,决志出家,乃投瓦官寺和禅师剃发。受具足戒后,从景法师听闻大智度论。复从天竺梵僧亲学十载。除大智度论外,复通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隐居终南山中,学侣依之,蔚成学林。时武帝听信道士张宾之言,欲废佛法,师上表投诉,帝不纳谏,遂携门人入终南山深处,依岩附险,造寺二十七所。宣政元年,趺坐石上,自割其肉而死,世寿四十五。著有三宝集。[佛祖统纪卷三十八、续高僧传卷二十三] p63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清净眼声闻】 p0961 瑜伽六十七巻九页云:慧解脱阿罗汉、名清净眼。...亦名:守护三宝物 子题:僧有五种物不可卖不可分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一、守护)僧祇,若僧地种果树有功者,若...六种阿罗汉之一,九无学之一。即得阿罗汉果中最利根之种性,得尽智、无生智而不退动者。有由本来之种性与钝根者由修...(术语)张我见而互诤也。宝积经九十二偈曰:戏论诤论处,多起诸烦恼。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地名)Kusumapura,又作瞿苏摩补罗。城名。译曰花宫。有二所,一羯若鞠阇国Kanyākubja,即曲女城。一在摩揭陀国...据大乘起信论之说,缘于不觉之故,凡夫遂产生三细六粗之相。三细指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六粗指智相、相续相、...【四因起念忘失】 p0458 显扬十五卷七页云:复次由四种因,起念忘失。颂曰:昧故,羸劣故,及起放逸故,相续断绝故...(仪式)禅院之语。入院之节,不请他寺,唯供养寺内大众。曰一家宴。见象器笺九。...四正断所缘境者,谓已生未生所治能治法,初正断缘已生所治法为境,为断已生恶不善法,乐欲生故。第二正断缘未生所治...(术语)Sūtra,又作苏多罗,素呾缆,苏呾缆。旧称,修多罗,修妒路。译曰綖线。以通贯物而连缀之者。大日经五曰:...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着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着地,...(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的途中,见到位妇人手持水瓶,坐在河边大声嚎哭。尊者一见,不...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看清无常的本质,便容易将生命建构在财、色...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净...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他说: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 不立和不用是...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据...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习惯了,他来吃素就觉得很苦,因为没肉吃。有的人喜欢唱歌...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 「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啊,你这位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如果是未来一切的...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则亦可云在内。此意微妙,未易与不知者道。世书曰:心藏神...
静蔼
【佛光大辞典】
上篇:铁眼道光 | 下篇:颊车如师子相 |
梵名 Dharma Rāja Pūjā。即于佛法僧三宝之中,将“法”神格化而加以崇拜之意。然此“法”代表般若之空。九世纪至...
清净眼声闻
三宝物守护
不动法阿罗汉
诤论
拘苏摩补罗
九相
四因起念忘失
一家宴
四正断
苏怛罗
稽首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买富卖贫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禅宗讲的「不立文字」是什么意思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修法前应当先修忏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