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有庄严灭】 p0547 集论五卷十三页云:何等有庄严故?谓俱分解脱三明六通阿罗汉等所有灭。...(术语)五根与五力,七觉支与八正道。...亦名:能持犯体 子题:意思为能持犯体、意思 戒本疏·持犯方轨:“(一、正明)言能持者,即心为体。身口是具,不名...即夜间不睡觉,结跏趺坐,或念佛,或参禅,或看话头,盘踞终日,不分昼夜。乃了生脱死,速证涅槃之要行。 p983...(一)凡三卷。东晋庐山慧远(334~416)问,鸠摩罗什(344~413)答。又称大乘大义章、鸠摩罗什法师大义、法问大义、...(一)(412~496)北魏僧。东莞(山东沂水)人,俗姓芮。初从徐州之僧药法师学涅槃、法华、胜鬘等诸经。继从白塔僧渊...【阿迦云】 此云药王。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云:过去有佛,号琉璃光照。灭度之后,时有比丘,名为日藏,宣布正法。...(术语)依因位之修行,而得果地之证悟也。慈恩寺传序曰:示之以因修,明之以果证。...凡二卷。日本三论宗珍海撰。述念佛行者决定往生之义。分为教文、道理、信心等三大纲。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教文部...(名数)小乘之经量部立二藏:一,经藏。二,律藏。论藏者,但为诸经中诠慧之处,及弟子释经之疏也。是非藏之所摄见...即别教菩萨之六种观法。(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称为住观。(二)行观,行,即进趣...(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边,决不可留此种令人起贪恋的东西。 这个意思啊,...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两个: (一)慎勿信汝意 这是对内心的调伏。信是随顺,一个修行人对第六意识的...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我来说,每次回到台湾,经常忙到从早到晚都没有私人的时间。 在...
开士行吟秋后菊,名花回顾梦中人。是谁人淡能如菊?一暴寒冬又见春。虚云老和尚 灵意法师年轻时,有一日受虚老嘱托...
修行者问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意?和尚放下布袋,叉手微笑而立。 修行者不解其意,再问该如何修行?和尚提起布...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是什么呢?业障重了我们不会闻到这么多名号,而且是在末法最严...
(第一讲) 前言: 佛法的流传,主要是要有人来讲,有人来弘,这样才能使佛法的正义在这个世间,让更多的有缘能够得...
伊尼延
【翻译名义集】
【伊尼延】或伊泥延,此云金色,正言黳(乌奚切)尼延。大论明三十二相,第八名伊泥延鹿膊(乳兖切)相,随次[月*庸](丑凶切。均也,直也,齐等也)纤(思廉切。微也,细也)。
上篇:印 | 下篇:苏楼波 |
成实论卷十以恶、大恶、恶中恶为三种恶。(一)恶,如杀、盗、淫、妄等违理造作之事皆属之。(二)大恶,自作亦教人作,...
有庄严灭
根力觉道
持犯体状能持犯体
不倒单
大乘义章
道登
阿迦云
果证
决定往生集
二藏
六观法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推荐】各种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世间」就是个无相的大禅堂

既需面对时,就勇敢承担吧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