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杂语)于显教为大智度论之略名,是释大品般若经之书也。于密教为释摩诃衍论之略称。【又】对于宗论而有释论之称。...【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p1380 瑜伽四十九卷十八页云:有四静虑,有八解脱。卽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心得自...指僧侣必备之五种条件。即:福、戒、博闻、辩才、深智。此五者具足则道业精进,未具足则流于凝滞。[释氏要览卷中罗...【身语不恼现行】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身语不恼现行?弃舍财业,无悔恼故。谓由弃舍财业,无有追悔。...(术语)Tathāgata,译言如去。见智度论四十八,...子题:盗用、负债用、亲友用、主用 行事钞·对施兴治篇:“善见云,比丘受用施物有四种:一、者 盗用 ,若比丘破戒...梵语 ?rāvaka-kāya。为解境十佛之一。指声闻之果位。即观苦、集、灭、道四圣谛而求涅槃解脱者。[旧华严经卷二十...乃结集大毗婆沙论之五百罗汉之前身。依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此五百罗汉之前身为五百蝙蝠,居于树中,后此树燃于火,其...(术语)大三灾之一。于坏劫之末,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二禅天,悉以洪水破坏之大灾也。...【任持信】 p0633 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页云:深信有犯,当不爱果;深信无犯,当来爱果。当知如是名任持信。...(杂语)谓于地狱中饮洋铜,吃铁丸也。寄归传一曰:咽咽当有流浆之苦。...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往生论...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瓷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若有人沉缅于男女...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为在说别人,其实就是讲每个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如果大家...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本的人生观,就是认识净土。我要讲的第一个概念,叫做毗卢遮那...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道教也有,而在民间信仰中,开光这一概念运用得极为宽泛,在...
人与人相处,需要宽阔心怀去面对。小事情不要太在意,讲几句话,拿个什么东西,多做些,干什么的不要太在意! 人家...我偶然听说过一个小名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学对于史帕基来说简直糟透了,读到八年级的时候,他门门功课都不及格...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也就是说,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 所谓惯...每一个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多即六度万行的一度,它是菩萨必须修行的,不可缺少的。若不修忍辱行就不...
洛叉
【翻译名义集】
【洛叉】或落沙,此云十万。
上篇:曷剌怛那揭婆 | 下篇:俱胝 |
(术语)以途譬一义理也。安乐集上曰:径举大车,亦是一途。戒疏一之上曰:一途之释也。垂裕记一曰:义匪通方,故曰...
释论
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五备
身语不恼现行
多他阿伽陀
比丘受用施物四种
声闻身
五百蝙蝠
大水灾
任持信
流浆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