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杂名)释迦之种族也。释迦种在印度为贵族,古来尊重,后世转而谓佛弟子。宗轮论颂曰:具大智觉慧,释种真苾刍。同...全一卷。又称观食法。隋代智顗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本书教人以观法受食,成为般若食,显明空、假、中三观中道...(杂语)Tathā,又作多咃,译曰如,灭。智度论四十八曰:多他,秦言如。可洪音义十五下曰:多咃,此云灭谛,或作多...亦名:覆疮衣过量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比丘患疮,脓血流出,污僧卧具。听以大价衣覆疮,着涅...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五分,亦得四揲大衣枕之。中含,多处文云,枕大衣,卧七条中。婆沙中,亦尔。” 资持记释...即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第十三院。又称四大佛护院。为守护曼荼罗四门之四位金刚神,号称四大护。即:(一)守...有二义:(一)禅林中,举行葬仪法事时临时雇入以供传唤之僧侣。(二)指法会中,负责各种实际杂务之僧人,通常多以重要...(术语)大三灾中之水灾火灾也。...天台宗之判教语。天台宗将佛陀一代之说法判为五时四教。一期,指佛说法度生之时间;纵横,指五时四教。五时乃华严、...【有色】 p0536 瑜伽五十六卷三页云:问:于诸蕴中,何义,几蕴,是有色?答:卽以此性还说此性。色自性义,是...指不作礼拜。禅苑清规卷九沙弥受戒文载(卍续一一一·四六二上):“出家之后,礼越常情,不拜君王。”关于出家者礼...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 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萨日夜恒常观...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师《复高邵麟书四》,是指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
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苏州报国寺闭关的时候,有一位皈依弟子叫今非,到报国寺请经书...
以前我读佛学院,我们的教务主任在新生训练时,他在黑板上写一个熬字,老法师说,佛学院的修学重点是对一切能熬得过...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人生在世为什么要修忍辱呢?首先就要明白我这个字的意义。将我字拆开来看,是由干、戈两个字结合而成,由此可知,有...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仔细思考的问题,而在古人看来,与至亲交往,理应记住《礼记表...
曷剌怛那揭婆
【翻译名义集】
【曷剌怛那揭婆】此云宝台,亦云宝藏。
上篇:弥呵罗 | 下篇:洛叉 |
(杂语)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见偈字下。涅槃经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华...
释种
观心食法
多他
过量覆疮衣戒缘起
三衣枕卧
四大护院
用僧
大水火
一期纵横
有色
不拜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念佛的修法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推荐】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

障碍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坚持
首富只靠一粒米
见羲法师: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