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四谛十六行观】 p0457 瑜伽五十五卷十三页云:问:如声闻地已说于四谛中有十六行观;何故于苦谛为四行观?答:为...(术语)不思议业相之对。依法力熏习而如实修行,破生灭相,现不生灭,破无明不觉,显现法身之相也。即本觉之随染者...即忌惮日,指故人之死期。又作讳日、命日、忌辰、讳辰。于是日行追吊之礼,避免游乐嬉戏,以诵经、法会等慎重行事为...又作因陀罗微细境界门。华严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喻”而说。因陀罗网即挂在帝释天宫殿之网,网目皆以明珠严饰,珠...(天名)梵者清净之义,梵天总离淫欲,故云梵,今梵汉双举,称曰净梵。梵天王也。...又作不活恐怖。五怖畏之一。初修行之人虽行布施,犹存我想,尚爱自身,深恐尔后难维生计,故常积存资财,未能尽施所...为摩诃止观卷一上所列三心之一,宗镜录所列四心之一。谓能积聚诸经中所有之核心要义,如般若心经积聚大般若六百卷之...(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梵名阿伽罗伽。肉色左手持独股戟,右攫服。坐于筵。...(菩萨)Mahā-samantabhadra,译曰大普贤。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摩贺此云大也,三漫多此云普也,跋捺罗此云...【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治四法】 p0853 瑜伽二十卷九页云: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者:一、不善观察故,不善决定...亦名:旋绕法 子题:辞佛法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五百问云,比丘绕塔,女众随者,不得;有优婆塞,不犯。大论,如...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在座的居士们,多半是非常忙碌的人,都还能够安排时间来听佛法、学打坐、念佛、拜忏、参加法鼓山的护法工作,可见忙...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菩萨戒,我们看到上辈三品往生者,就是受菩萨戒的资格,发大乘...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听婆罗门诵读《吠陀》...
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有一个「医子喻」,又称「良医救子喻」的公案:从前有一位聪明又有智慧的良医,通...
从前有个有钱人,他很愿意去帮助那些穷人。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穷人是很多的。有钱人每天早起熬煮稀饭,布施给这些穷...居士的居,是居家、在家的意思。居家学佛,在家修行,这是居士的一个最显著,也最重要的特点。也正因为这个特点,作...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世间的孝道思想,是推己及人、泽被大众的,而...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即得蒙佛加被,身心安乐。 待大好后,婉...
那婆
【翻译名义集】
【那婆】此云杂华。
上篇:婆利师迦 | 下篇:优昙钵罗 |
【卑慢】 p0827 法蕴足论八卷九页云:云何卑慢?谓于多胜,谓已少劣;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总名卑慢。 二...
四谛十六行观
智净相
忌日
因陀罗网境界门
净梵王
不活畏
积聚精要心
火曜
摩贺三漫多跋捺罗
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治四法
绕佛塔法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圣严法师:忙人时间最多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龙树菩萨的故事

良医救子喻

这个咒语让您无病无灾财源滚滚
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