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故事)梵网经法藏疏一曰:又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为上座。支那寺院原以憍陈如或宾...(界名)同梵世界。...(名数)佛之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合而为十八。俱舍论廿七曰: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中略)佛...禅林用语。谓弟子之智见超越师家之时,方具备授予师法之资格。禅林中,师家接引弟子时,如弟子之见解、智慧不凡,颇...(物名)张绳之极粗椅子也。禅者倚之。...(术语)梵语瞿醯。译曰念诵。意念口诵佛名及经咒也。普贤观行记曰:在心曰念,发言曰诵,言由于心故曰念诵。盂兰盆...(?~607)隋代僧。西河介休(山西)人,俗姓宋。曾与兄本济同入三阶教祖信行门下,尽得其学,并制定三阶教仪规,...谓圣弟子。能净世间。应供器故。已行应供。清净道故。成就应供。三净业故。名世应供。...即密教用以表示决定成就诸事之真言。通常用于加持妊者。其真言为:唵(oj,归命)缚日罗野(vajrāya,金刚)娑缚贺...(712~802)唐代僧,为净土宗第三祖。汉州(四川广汉)人,俗姓谢。始居衡山西南之岩石下,人遗之食则食,不遗则食...亦名:受具戒竟时节量法、记受戒时节、受具戒记春夏冬时及量影 子题:量影、食时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若多人一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印光大师校印本)...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在没有什么讲头;在你们还以为不十分要听;因为各人的心行上差...音声乃心性的外显,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为妙音,从实相中流现。念佛法门以音声作佛事,透过佛号音声开启佛性,诚...
国人一般比较熟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其大慈大悲,灵感善巧而得到人们的尊崇与赞叹。在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位侍...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多数人都以错误为耻,不过,我们只是平凡的人,谁也不能保证永不犯错。所以问题不在...
问: 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宏海法师答: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贪嗔痴的结合...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日本,购之其京都书肆者也。书为日本人竹子恭所释,其首简云:...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稍知分晓,则不必疑,此是先德入门最要紧处。若久做功夫者,...
憍梵钵提
【翻译名义集】
【憍梵钵提】或云憍梵波提、伽梵婆提、笈房钵底。此翻牛呞。法华疏云: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常事虚哨,余报未夷,时人称为牛呞。楞严云:于过去世,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尔雅作齝与呞同。郭璞云:食之已久,复出嚼之。亦翻牛王,又翻牛相。
上篇:摩诃拘絺罗 | 下篇:毕陵伽婆蹉 |
人死之后,尚未投生,于中阴中,就能了知他将来投生之处了。...
小乘寺宾头卢为上座
梵世天
小乘十八不共法
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绳床
念诵
善智
世应供者
决定成就真言
承远
受具戒竟记其时节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念佛的心态与音声

跟大势至菩萨学念佛

把错误当成一种财富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菜根谭》警句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