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本生)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钵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杂名)大梵天王之宫殿也。观无量寿经曰: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见烦恼与爱烦恼之并称。又作见着二法。见烦恼,指我见、邪见等一切迷理之惑;爱烦恼,指贪欲、瞋恚等一切迷事之惑。...(杂语)救蚁之术也。演密钞序曰:幼攻蚁术,长号鹏耆。...(术语)思惟忆念经意也。传灯录五(法达章)曰:六祖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师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梵名 Sunaksatra,巴利名 Suna-kkhatta。音译作须那呵多、须那刹多罗。又作善宿。系释尊为太子时所生之子。出家后,...云何世俗有?几是世俗有?为何义故观世俗有耶?谓杂染所缘是世俗有义,一切皆是世俗有,为舍执着杂染相我故,观察世...(术语)三昧耶戒之异名。以菩提心之自性清净为戒性也。...(1913~)浙江绍兴人。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旋赴德国研究电机工程。氏为旅美航业钜子,笃信佛法,与张澄基博士...(?~1495)冲绳(琉球)临济宗之祖。日本京都人。字芥隐。容貌奇异,虎视牛行,为南禅寺之塔头悟心庵始祖椿庭海寿...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明秉法师资。多论说言,通论诸受,皆从佛得,由佛出世,有是法故。若义推之,破结自得;初从...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这两尊佛都是在无央数劫以前发了大誓愿度脱众生的。 在...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经》要求学人一昼夜或十昼夜一向专念。 彻悟禅师说:念佛若能...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卷都是圣言量,但圣言量又有应机说法的不同,观机...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 生之苦,...
持志久远。 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途可能就会懈怠一曝十寒。修行一定要发长远心,所以觉明妙行...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这是不变的真理。可是,有许多人只看到现实的、眼前的利益,只想到自己一时的方便,没想到...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的,特别是道场里面的东西,有很多是三宝...
离婆多
【翻译名义集】
【离婆多】正言颉(贤结切)隶伐多,亦云离越。此翻星宿,或室宿,从星辰乞子。
上篇:难陀 | 下篇:摩诃拘絺罗 |
意谓人人心中皆具佛性,只要从吾人的心灵下功夫,就可以成就佛道。...
宾头卢住世因缘
梵王宫
见爱烦恼
蚁术
念经
善星
世俗有
菩提心戒
沈家桢
承琥
受具戒秉法差别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两土世尊度众生的分工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人生的种种苦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